月华秋气共清圆,千古佳时句一联。
节物伤心还惙惙,山光经雨自涓涓。
潢池兵火今方炽,沟壑饥羸正可怜。
怊怅去年人已矣,乱离谁复问招延。
月华秋气共清圆,千古佳时句一联。
节物伤心还惙惙,山光经雨自涓涓。
潢池兵火今方炽,沟壑饥羸正可怜。
怊怅去年人已矣,乱离谁复问招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创作的《中秋和彦立兄韵悼伯父仲球》,通过对中秋佳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
"月华秋气共清圆,千古佳时句一联。" 这两句通过对中秋明月与秋天清新的气息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千古不变的美好时光,诗人似乎在寻找那种超越时间的永恒之美。
"节物伤心还惙惙,山光经雨自涓涓。" 节令和节气常与悲凉的情感相连,"节物"一词便触动了心中的哀愁。而"山光"则在经过雨水的洗礼后变得更加清新,但也显得有些凄凉。
"潢池兵火今方炽,沟壑饥羸正可怜。" 这两句诗转而描绘了战乱与饥荒的景象,"潢池兵火"形容的是战争的激烈和毁灭,而"沟壑饥羸"则是对饥饿中的百姓的哀怜之情。
"怊怅去年人已矣,乱离谁复问招延。"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逝去岁月中亲人离去的哀伤,以及在动荡不安的世道中,寻找旧日知己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间悲欢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战乱时代人们的心酸与无奈。王之道以其精湛的笔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诗作充满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肇迹由妫汭,传家自越州。
万支原共本,一派转分流。
瑗族今承宋,陈封远绍周。
邓林多杞梓,卞椟剩琳璆。
兰茁阶庭秀,麟从薮泽游。
宦门足诗礼,儒业守弓裘。
省解名方显,师资望更优。
阿翁荣荐秀,夫子乐林丘。
方伯难兄贵,科名令器收。
青云联济美,懿德允垂休。
循理全中得,为仁岂外求。
学皆敦古训,行总肖前修。
厚泽何能斩,芳声孰与侔。
绵绵若瓜瓞,翼翼著谋猷。
乔木光闾里,恩波下冕旒。
子孙钦厥世,复始见公侯。
泮林才子多爱山,吏书共往青萝间。
洙泗河汾恣探历,天根月窟穷跻攀。
振茏玉树分岚岭,一室寥寥是心境。
龙吟绝涧静琴声,雁落曾标慧灯影。
石林精舍梵钟微,垂萝叶暗桐阴稀。
负薪扣角非同调,解听书声忘却归。
有时散帙烟霞表,澹澹长空际飞鸟。
江心潮没一峰浮,石首云间众山小。
青幔红桥酒瓮香,江蓠初绿棹歌长。
相逢白发非春事,忆昔金门是夕郎。
倾壶采秀多狂趣,世人那得知其故。
赤霄麟凤伫翱翔,莫忘山阴读书处。
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
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
人生定能几,肺肝日相雠。
井蛙奚足论,裈虱良足羞。
正有一朝乐,不偿百年忧。
古来帝王师,或从赤松游。
大笑人间世,起灭真浮沤。
曾是万户封,不博一掉头。
有来且当避,未至吾何求。
悠悠复悠悠,大川日东流。
红颜不暇惜,素发忽已稠。
我欲升嵩高,挥杯劝浮丘。
因之两黄鹄,浩荡观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