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常被利名枷,苦海波中喜戴枷。
常下儿孙如玉杻,眼前妻妾似金枷。
至迷马钰因何悟,得遇风仙便脱枷。
闲里寻闲得闲趣,如今宁肯复投枷。
昔年常被利名枷,苦海波中喜戴枷。
常下儿孙如玉杻,眼前妻妾似金枷。
至迷马钰因何悟,得遇风仙便脱枷。
闲里寻闲得闲趣,如今宁肯复投枷。
这首元代马钰的《万年春》是一首寓言诗,以枷锁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和心境转变的深刻理解。首句“昔年常被利名枷”,揭示了诗人过去深受名利束缚的生活状态。接着,“苦海波中喜戴枷”形象地描绘了在困苦与欲望中仍执着于枷锁的矛盾心理。
“常下儿孙如玉杻,眼前妻妾似金枷”进一步强化了枷锁的意象,将家庭关系比喻为束缚,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沉溺。然而,诗中的转折点在于“至迷马钰因何悟”,暗示了诗人经历某种顿悟或醒觉,可能是通过道家修炼或人生哲理的领悟。
“得遇风仙便脱枷”表达了诗人遇见某种超凡力量或高人,得以解脱世俗枷锁,进入自由自在的状态。最后,“闲里寻闲得闲趣,如今宁肯复投枷”则揭示了诗人的价值观变化,即使在闲适生活中找到了乐趣,也不愿再回到过去的束缚之中,体现出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转折,展现了诗人从世俗束缚到精神解脱的心路历程,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生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