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袒肩,全身入草。是真文殊,何须恁么。
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七佛之师,败缺不少。
被发袒肩,全身入草。是真文殊,何须恁么。
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七佛之师,败缺不少。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草衣文殊赞》。诗中描绘了一位形象奇特的文殊菩萨,他披头散发,袒露肩膀,全身心融入草木之中,这正是文殊菩萨智慧超然、不拘形式的象征。诗人强调,这种自然状态下的文殊,无需刻意装饰或显现,他的内在智慧深不可测,即使是佛法高深的“七佛之师”,也有所不及,暗示了文殊的智慧超越常人。
"被发袒肩,全身入草",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文殊的自在洒脱;"是真文殊,何须恁么",表达了对文殊真实本性的赞美;"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进一步强调文殊的智慧难以捉摸;最后"七佛之师,败缺不少",以七佛的不足反衬文殊的圆满无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赞扬了文殊菩萨的智慧和超凡脱俗的境界,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直指人心的修行理念。
日上浑迟在,花乘绝早看。
精神百倍好,风露七分寒。
夜宴醒犹醉,晨妆湿未乾。
子孙更千亿,紫笋绕团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