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隐居秋日》
《隐居秋日》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行药归来即杜门,啸台秋色背人群。

幽虫傍草晚相映,远水著烟寒未分。

高亢可能称独行,穷空犹拟赖斯文。

过从好事今谁是,自笑何如杨子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ǐnqiū
sòng / lín

xíngyàoguīláiménxiàotáiqiūbèirénqún

yōuchóngbàngcǎowǎnxiāngyìngyuǎnshuǐzheyānhánwèifēn

gāokàngnéngchēngxíngqióngkōngyóulàiwén

guòcónghǎoshìjīnshuíshìxiàoyángyún

翻译
采药归来后就闭门不出,啸台的秋色背对着人群。
夜晚,昆虫在草丛中悄然相伴,远处的水面烟雾缭绕,寒意未消。
即使高傲,我也能独自漫步,虽然贫穷,仍想依赖书籍的陪伴。
如今还有谁能像我一样热衷于交友,自嘲一下,我比不上杨子云的清高孤傲。
注释
归来:回家。
杜门:闭门不出。
啸台:古代的亭台,常用于吟啸。
秋色:秋天的景色。
幽虫:夜晚的小虫。
傍草:靠近草丛。
远水:远处的水面。
寒未分:寒气未消散。
高亢:高傲。
独行:独自行动。
穷空:贫穷孤独。
赖斯文:依赖书籍。
过从:交往。
好事:美好的交往。
谁是:是谁。
杨子云:西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高孤傲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逋在秋季隐居生活的情景。首句"行药归来即杜门",写他采药归家后便深居简出,关门谢客,体现了他的隐逸之志。"啸台秋色背人群",通过"啸台"和"背人群",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秋色的孤寂与淡泊。

"幽虫傍草晚相映,远水著烟寒未分",两句通过描绘夜晚虫鸣与远处水烟交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悟。

"高亢可能称独行,穷空犹拟赖斯文",诗人自问是否因个性独特而适合这种孤独的生活,即使身处困境,也希望通过文学来寻求精神寄托,体现出他对知识和文化的坚守。

最后两句"过从好事今谁是,自笑何如杨子云",诗人感慨如今能理解并欣赏自己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已经不多,自嘲地将自己比作西汉时期的杨雄,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无奈和对自己选择的自得其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居秋日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独立高洁的人格魅力,以及对知识文化价值的坚守。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颂古四十五首·其九

浓云泼墨半遮山,碎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0)

送宣长老住林泉

脱笼掣辔换皮毛,水远山长道自高。

平澹家风随分展,割鸡时暂屈牛刀。

(0)

送九峰长老归旧隐

铁面波斯驾怒涛,黑风才起浪头高。

倒撑小艇抽金镞,恰似将军入不毛。

(0)

示禅人·其三

顾鉴全抽彻底参,新丰三顿实难甘。

到头恩怨无馀地,赢得儿孙转放憨。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五十七

归来一月馀日,内外人事已毕。

恣意饱饭噇眠,说甚金圈栗棘。

分明告报诸禅,直下便须委悉。

更若拟议踌躇,照顾脑门霹雳。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三

山围仙垄,水绕佳城。言中有响,句下分明。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