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涤涤野如焚,几处忧惶望作云。
富室未须欣独饱,盖藏难献犬羊群。
山川涤涤野如焚,几处忧惶望作云。
富室未须欣独饱,盖藏难献犬羊群。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山川草木生机勃勃,但又透露出一种荒凉与忧虑的氛围。诗人以“山川涤涤野如焚”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大地在初夏时节的景象,仿佛被火烧过一般,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却又隐含着某种破坏与毁灭的力量。接着,“几处忧惶望作云”,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期盼,希望天空能带来一丝清凉与安宁。
后两句“富室未须欣独饱,盖藏难献犬羊群”,则揭示了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的问题。诗人提醒那些富有的人家,不应仅满足于自己的富裕,而应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尤其是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这里的“犬羊群”可能象征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暗示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它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批判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与冷漠,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东风已动北风归,寒气侵寻自霁威。
何处管弦传腊酒,谁家刀尺制春衣。
使君英妙开莲幕,别驾风流出粉闱。
唯有广文官独冷,终年如坐水边矶。
古佛悲怜得度人,应缘来现比丘身。
水流月落知何处,花发莺啼又一春。
方外笑谈清似玉,梦中烦恼细如尘。
老僧自说从居此,却悔平时事远巡。
晚憩孤亭上,羸骖系断柯。
荒门寒带路,空槛阔增波。
往事青山在,余生白鸟过。
诵言成绝唱,亹亹迫阴何。
风流云散越王城,珍重闍黎愿力成。
不使邓尼惊倒化,只教白傅叹先行。
早因妙契窥曹洞,竟以清芬继肇生。
回首中庭旌骑散,月华还可一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