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久居京师感怀诗》
《久居京师感怀诗》全文
唐 / 费冠卿   形式: 古风

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

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

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

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

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

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

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jīngshīgǎn怀huáishī
táng / fèiguānqīng

qióngwèiqiúmíngshǐxīnsuān
shàngguójiāoqīnqǐngduōshǎonán

jiǔyuèfēngdàomiànxiūhànchéngbīngpiàn
qiúmínggōngdàomínggōngdàoyuǎn

jìnmíngqiěqīng
jiāshūshíniánjuéguīzhīshuíróng

wèiqiáoliǔqiūshēng

注释
茕独:孤独。
求名:追求名声。
辛酸:艰难困苦。
上国:京城。
请谒:请求引荐。
羞汗:羞愧的汗水。
公道:公正。
轻:轻视。
家书:家信。
渭桥:历史上的桥梁,位于长安附近。
翻译
孤独并不觉得苦,追求名声才开始艰辛。
在京城没有亲朋好友,请求引荐是多么困难。
九月寒风吹过脸颊,羞愧的汗水结成冰片。
寻求名声等待公正,名声与公正相隔遥远。
费尽力气得到一个名分,他人欢喜我却感到轻视。
家中十年未见家书,回归家乡谁知道何为荣耀。
马儿在渭桥边鸣叫,特意唤起秋天的哀声。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个人名誉的渴望。开篇“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两句,通过自我安慰与内心挣扎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在追求个人名声时所面临的艰辛和痛楚。

“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京城中无法得到亲朋好友支持与帮助的孤立处境,以及向权贵请托之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心理压力下的身体反应和内心的苦楚。

“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名声与公正之路之间的矛盾,以及追逐名声所面临的困难。"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则表明即便是费尽心力获得了一点小成就,也往往被他人视作微不足道。

“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以及长时间不通音信后回家时可能面临的冷清局面。最后,“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则以马儿在渭水桥边的嘶鸣声作为秋意的象征,抒写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和对秋天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追求个人名誉与面对社会隔绝之间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费冠卿
朝代:唐

费冠卿(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著名的隐士,字子军,别号征君,青阳县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居长安待授官职。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刘冲,长庆二年(822),唐穆宗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 婉辞不就,终生绝迹仕途,逝后葬于鸡母山拾宝岩。
猜你喜欢

答友人夜直诗韵

碧树秋声满,彤庭月色高。

故人待清漏,永夜直东曹。

听履鸣瑶佩,飞觞看宝刀。

犹能临素壁,和雾点霜毫。

(0)

秋日用张都事游田坟诗韵

命驾来游日,看碑数历年。

绀云笼净刹,碧草上遗阡。

野兴三山外,秋声万竹边。

应逢大小朗,煮茗试新泉。

(0)

宿浦江钱氏山居·其二

四壁暮山紫,千章春树齐。

若人忘世故,筑室住岩西。

静日看云出,开帘听鸟啼。

客来携子侄,随意阅新题。

(0)

和郑奉常先生宴集诗韵

我生空负月临奎,文学何曾遂昔期。

柳子未成非国语,匡衡徒患作人师。

探珠赤水欣同调,结屋青萝得所依。

泉石要为中世托,姓名岂料九重知。

东西御馔尝分赐,出入天门更不疑。

虎籞秋严威闪闪,龙楼日转影祁祁。

年华自觉随流水,造化谁言类小儿。

别梦屡形分讲席,归田一似旧㳺时。

常随采药衣沾雾,几度寻花屦带泥。

投老幸知同臭味,此生端不慕轻肥。

芳筵夜秩杯行数,绛烛春融客醉迟。

一代耆英都在坐,百年文献欲还谁。

独怜邺下支离叟,莫斗长安绝妙辞。

赖有西风吹酒醒,搔头向月谩赓诗。

(0)

柳枝

抱月飘烟一尺腰,掌中娇。

晚出闲庭整翠翘,摘红蕉。

珠露穿丝交影细,蜘蛛坠。

寻思七夕是今朝,转无憀。

(0)

菩萨蛮十五首·其十二

如今不合江南住,江南处处多烟雨。

烟雨晚霏霏,冶游人未归。

犀株防胆怯,玉箸揉蓝浥。

愁似暗潮生,自生还自平。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