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忘斗峻,倚石望藤悬。
鸟背斜阳去,牛翻浅草眠。
井桐支野庙,溪水沃山田。
隔岭僧逢客,狂谈马祖禅。
看云忘斗峻,倚石望藤悬。
鸟背斜阳去,牛翻浅草眠。
井桐支野庙,溪水沃山田。
隔岭僧逢客,狂谈马祖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过分水岭时的所见所感。他专注于眼前的自然景象,"看云忘斗峻",意指他沉浸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忘记了世俗的争斗之念。倚靠在石头上,他的视线被悬挂在藤蔓上的事物吸引,显示出他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
"鸟背斜阳去",夕阳映照在飞鸟的背上,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画面,暗示时间的流逝。"牛翻浅草眠"则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恬静,牛儿在浅草中悠闲地打盹,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安宁。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井桐支野庙",古老的井边梧桐树支撑着一座简陋的野外庙宇,反映出当地村民的信仰和朴素生活。"溪水沃山田",溪水滋润着山间的农田,象征着生机与富饶。
最后,"隔岭僧逢客,狂谈马祖禅",诗人偶遇一位山中的僧人,他们热烈地谈论禅宗大师马祖的教义,展现了僧人的精神追求和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过分水岭时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气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