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感怀·其二》
《秋日感怀·其二》全文
清 / 蔡国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鸠居暂获一枝安,湖海飘零泪未乾。

春草池塘康乐梦,秋郊茅屋杜陵寒。

过江名士悲司马,赁庑馀生学伯鸾。

留得故园松菊在,清风两袖不嫌单。

(0)
鉴赏

这首诗《秋日感怀(其二)》由清代诗人蔡国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鸠居暂获一枝安,湖海飘零泪未乾”,以鸠鸟暂时栖息在一枝上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有短暂的安宁,但内心仍充满漂泊之感和未尽的忧伤。这里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春草池塘康乐梦,秋郊茅屋杜陵寒”,通过对比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致,以及与历史人物陶渊明(康乐公)和杜甫(杜陵)的关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春草池塘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秋郊茅屋则暗示着孤独与寒冷,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也寓意着人生境遇的起伏变化。

颈联“过江名士悲司马,赁庑馀生学伯鸾”,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伯鸾)爱情故事的感慨。过江名士的悲叹与赁庑余生的学识,既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省。

尾联“留得故园松菊在,清风两袖不嫌单”,以“故园松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守与追求,即使在清贫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格。清风两袖,比喻为清廉自守,不为物欲所累,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人生态度的深入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蔡国琳
朝代:清

蔡国琳(1843~1909),字玉屏,号春岩、遗种叟。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国琳九岁能诗,咸丰八年(1858)十六岁入泮,同治二年(1865)廿三岁补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偕宜兰进士杨士芳、台南举人王蓝玉等人禀请当局修建延平郡王祠。光绪八年(1882)中举,与林纾同榜。光绪十六年(1890)以乡试第三名授国史馆校尉,遇缺即用。归籍返台先后担任澎湖文石书院、台南蓬壶书院山长,并补用育婴堂及恤嫠局主事。
猜你喜欢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其二

我昔西游边,万里持一剑。

风餐不自恤,露宿未尝厌。

栈危馀汉烧,山断有秦堑。

敢誇胡羊美,但怀巴酒酽。

回首四十年,远游每关念。

秋风跨蹇驴,尚喜道傍店。

(0)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

吾家笑疾自士龙,我才虽卑笑则同。

纷纷世事何足计,尽付抚掌掀髯中。

清樽可醉风月好,虚空万象皆绝倒。

问君此笑是喜不,道得老夫输一筹。

(0)

一病四十日天气遂寒感怀有赋

幽人病起鬓毛残,硖口楼台九月寒。

暮角又催孤梦断,早霜初染一林丹。

乡闾乖隔知谁健,怀抱凄凉用底宽。

曲米春香虽可醉,瀼西新橘尚馀酸。

(0)

初夏

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

店沽浮腊酒,步舣载秧船。

古俗交情久,丰年乐事偏。

出波莼菜滑,上市鲚鱼鲜。

僧阁梅山麓,渔扉禹庙壖。

丹青不可画,得句一欣然。

(0)

魔境作颇思远适赋此自遣

夜夜燃灯旦旦香,修行老尚堕微茫。

斋居自许尘心尽,遇事方知业力强。

两屦生云入灊皖,孤舟载月上潇湘。

道人行李君毋笑,惟是蓍筒与药囊。

(0)

赠道侣

蕊笈人多有,惟君独造微。

丹成河自塞,吟罢剑俱飞。

酒市寻差易,云山觅更非。

何时醉携手,为我发玄机。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