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
《茅》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

麇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áo
táng / qiáo

chǔdiàngòngwánghéngyánggòngnián
jūnbāoqīngwàichīxiàoyíngqián

yáochéngyīntāngxuán
fāngjūnxiǎojuā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名为《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事件的回忆与思考。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楚国盛世的怀念,"楚甸" 指的是楚国边疆的土地,而"供王日" 则是指历史上的某一天,这里可能象征着王权的强大与繁荣。"衡阳入贡年" 描述了当地向中央朝廷纳税的情况,也暗示了一种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情感。

"麇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麇包" 指的是鹿群在野外活动,而"鸱啸" 则是指鸟儿在精美的窗棂(绮楹)上叫唤。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图画,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向往。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这两句涉及到了古代的历史事件。"尧帝成茨罢" 指的是上古圣君尧舜时代治理天下的功绩,而"殷汤祭雨旋" 则是说商朝时期为了祈求降雨而进行的祭祀活动。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和神话传说的敬仰。

"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信与豪迈之情。"方期大君锡" 表示着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承诺,而"不惧小巫捐" 则表明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历史感、自然美和个人情怀,展现了一幅画卷式的意象,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送万太守归严陵

圣人御宸极,宵衣念元元。

简贤付绥抚,申以奖励恩。

万子豫章彦,文科起高鶱。

十年峨豸冠,北面奉至尊。

绣衣艳丰采,白笔敷直言。

遂膺郡符寄,高盖拥彤幡。

严陵古睦州,山水清郁盘。

民淳风俗良,政务故不繁。

所尚简为治,教养心弥敦。

诗书振黉宫,耒耜勤田园。

东风蔼林垌,里胥无及门。

远迩诵贤守,声闻重玙璠。

念子吾故交,久别情郁烦。

兹来未几日,匆匆复南辕。

尝闻范与赵,为睦令绩存。

勖哉绍前修,以副平生言。

(0)

夜宿山家待宋惟宪不至

主人罢尊酌,稚子具衾毡。

稍稍松火息,寥寥独未眠。

林高风响迅,窗虚月色悬。

行侣时相失,怀抱自悽然。

(0)

拟古四十一首·其六

端居忆远游,路经首阳山。

山有二贤祠,青松荫重关。

斯人难再得,守饿心独安。

清风激颓俗,高义越人寰。

去之几千载,可慕不可攀。

(0)

题溧阳两王先生归荣图·其二

昼锦相辉入故园,连枝竞爽并高年。

从前心事清如水,晚得幽閒不愧天。

(0)

早过良乡

马上风沙拂面飞,凝霜如雪堕征衣。

平明行尽良乡郭,茅屋人家未启扉。

(0)

挽颜子明·其二

贵里侯家甲第开,经过长是勒车回。

守玄宅里寻常到,此去何因更一来。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