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侈心极,登眺穷阻修。
言从峡中度,复欲沧海游。
车辙去不反,驰道缺每留。
君看鼎湖人,尚畏轩辕邱。
秦皇侈心极,登眺穷阻修。
言从峡中度,复欲沧海游。
车辙去不反,驰道缺每留。
君看鼎湖人,尚畏轩辕邱。
这首诗《驰道》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对比,展现了对权力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秦皇侈心极,登眺穷阻修”描绘了秦始皇的奢侈之心达到了极致,他登高望远,修建了连绵不断的险峻道路。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秦始皇在位时的雄心壮志和工程的浩大。
接着,“言从峡中度,复欲沧海游”描述了秦始皇在征服了山川之后,还想征服大海,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版图。这不仅体现了秦始皇的野心,也暗示了他对权力的无限渴望。
然而,“车辙去不反,驰道缺每留”揭示了秦始皇的宏图最终未能实现,他修建的道路虽然宏伟,却无法回到起点,留下了无数未完成的缺口。这不仅是对秦始皇个人命运的讽刺,也是对权力与欲望的警示。
最后,“君看鼎湖人,尚畏轩辕邱”以鼎湖(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地)和轩辕丘(黄帝的陵墓)为喻,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这句话意在提醒人们,即使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帝王,最终也会被时间遗忘,而真正的历史记忆是那些超越个人的、永恒的事物,如黄帝的故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驰道的描写,反映了对权力、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个人荣辱的永恒价值的追求。
汴河之上河如弓,汴河之下河如龙。
弓行千里正一曲,龙性变化无常踪。
神禹凿九河,放著渤海中。
千五百年尚一决,大伾不北而趋东。
遂令梁泗间,至今朝陆暮壑无终穷。
杀湍捧土谅非策,排沙漉海难施功。
《河渠》之书一寸纸,蜩螗万喙听者聋。
提纲挈目示要领,客邸幸见中丞公。
中丞勋绩高当代,保障之功汴河最。
汴城万里初为鱼,河北金堤又横溃。
公也捧节来治河,赤手与塞滔天波。
指挥人徒三十万,北河柳尽南河柯。
大帚如山小如堞,一浪不敌冲风过。
晨餐掬泥土,夕眠枕盘涡。
以身为石发为草,乃感帝力鞭鼋鼍。
荆隆口闭神马塞,汴河南北重蚕麻。
岂知功高定遭忌,讴吟翻促弹章至。
旋闻东郡罢王尊,那得通侯赏延世。
自尔长揖还东山,角巾啸傲江湖间。
弈秋敛手向棋局,坐看黑白纷斑斓。
昨闻清口决,又报漕河干。
高堰塞复漏,归仁筑未完。
胸中热血不可呕,相逢当路只缄口。
丁宁翻向芒鞋客,画笏川原尽纡直。
淮泗之间皆土山,眼前此意无人识。
养痈裹创愁内蚀,不病河南病河北。
负薪沉璧徒区区,疏不成疏塞非塞。
吁嗟天意难可知,劝君且尽金屈卮。
淮黄清浊乱已久,南土岂合偏疮痍。
复禹旧迹理亦得,灾黎百万将安之?
吁嗟天意难可知!
且为公歌汴河诗,洗眼坐待河清时。
《汴河行为方中丞欧馀作》【清·潘耒】汴河之上河如弓,汴河之下河如龙。弓行千里正一曲,龙性变化无常踪。神禹凿九河,放著渤海中。千五百年尚一决,大伾不北而趋东。遂令梁泗间,至今朝陆暮壑无终穷。杀湍捧土谅非策,排沙漉海难施功。《河渠》之书一寸纸,蜩螗万喙听者聋。提纲挈目示要领,客邸幸见中丞公。中丞勋绩高当代,保障之功汴河最。汴城万里初为鱼,河北金堤又横溃。公也捧节来治河,赤手与塞滔天波。指挥人徒三十万,北河柳尽南河柯。大帚如山小如堞,一浪不敌冲风过。晨餐掬泥土,夕眠枕盘涡。以身为石发为草,乃感帝力鞭鼋鼍。荆隆口闭神马塞,汴河南北重蚕麻。岂知功高定遭忌,讴吟翻促弹章至。旋闻东郡罢王尊,那得通侯赏延世。自尔长揖还东山,角巾啸傲江湖间。弈秋敛手向棋局,坐看黑白纷斑斓。昨闻清口决,又报漕河干。高堰塞复漏,归仁筑未完。胸中热血不可呕,相逢当路只缄口。丁宁翻向芒鞋客,画笏川原尽纡直。淮泗之间皆土山,眼前此意无人识。养痈裹创愁内蚀,不病河南病河北。负薪沉璧徒区区,疏不成疏塞非塞。吁嗟天意难可知,劝君且尽金屈卮。淮黄清浊乱已久,南土岂合偏疮痍。复禹旧迹理亦得,灾黎百万将安之?吁嗟天意难可知!且为公歌汴河诗,洗眼坐待河清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Hq3T8Sh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