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匠者誇,语默玄妙句。
不善本根源,巧布祗园事。
我见匠者誇,语默玄妙句。
不善本根源,巧布祗园事。
这首诗《入道浅深颂(其四)》由唐代诗人竟脱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之道的理解与感悟。
“我见匠者夸,语默玄妙句。” 开篇即以“匠者”比喻高明的修行者,他们的话语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玄奥的智慧。这里的“夸”字并非贬义,而是赞叹之意,强调了这些话语的非凡之处。
“不善本根源,巧布祗园事。” 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真谛。不善并非指外在的行为或品质,而是指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真正的修行在于认识到这些烦恼的根源,并通过巧妙的方法,如禅定、观照等,去清净内心,如同在祗园(佛教圣地)中布置修行的路径一样,一步步引导自己走向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修行过程中内在的挑战与解决之道,鼓励人们深入探索自我,寻求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豫章先生八十馀,有才不仕山林居。
黄尘黑雾暗沧海,白发青灯看古书。
古书丧乱今馀几,六籍澜翻口能记。
喜寻玉笥云松巢,懒谒金台朱紫贵。
帐前弟子列两行,弦歌事业相颉颃。
先生冠带坐终日,嬉笑怒骂皆文章。
有时吟咏长松下,珠玉联篇妙无价。
兰苕翡翠徒纷纭,词高义正关风化。
謇余废学今有年,喜来侍坐春风前。
沛然议论何所似,倒挽银河倾九天。
梁颢科名今已矣,方干云卧终能比。
老怀浩荡谁得知,我作长歌歌未已。
玉山高高春雨沱,淦江滚滚明月波。
水流不尽山不老,从此无如才思何。
去年曾赴沧洲期,中秋对月哦新诗。
今年此夕月仍好,却恨去年人易老。
美人置酒开我愁,酒酣起舞仍歌讴。
歌声激烈振林木,桂香冉冉风肃肃。
月中白兔捣灵药,月殿霓裳奏仙乐。
人间天上际佳期,笑把金杯恣欢谑。
恣欢谑,情悠悠,古往今来春复秋。
中天明月愿长满,四海诸公常共游。
天风浩荡浮云开,人间飒爽无炎埃。
捲帘呼酒待明月,玉盘飞上东山来。
须臾大地俱皎洁,疑是千山万山雪。
何处飞仙跨鹤来,一声铁笛苍崖裂。
君家本是故侯家,问月何须起叹嗟。
试蹑云梯天上去,广寒丹桂正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