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寓·其三十五》
《感寓·其三十五》全文
明 / 童轩   形式: 古风

秦人据崤函,自谓万世基。

孰知楚一炬,百二俱成灰。

惟彼陶唐氏,有此冀北陲。

势无金作城,利乏汤为池。

黎民悉于变,垂拱成雍熙。

乃知帝监德,岂在险与夷。

(0)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感寓(其三十五)》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秦朝兴衰和治国之道的深沉感慨。首句“秦人据崤函,自谓万世基”描绘了秦朝时期秦人凭借崤函天险自视甚高,认为江山稳固,可传万世。然而接下来的“孰知楚一炬,百二俱成灰”转折强烈,暗示了秦朝被楚火烧毁,曾经的坚固防线瞬间化为乌有。

诗人通过“惟彼陶唐氏,有此冀北陲”将秦朝与传说中的盛世——陶唐氏(即尧舜禹时代)相提并论,指出真正的长久之道并非倚仗地理优势,而是民心所向。“势无金作城,利乏汤为池”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意指再坚固的城池也比不上人心的凝聚,再深厚的财富也不如仁政的滋养。

“黎民悉于变,垂拱成雍熙”描述了人民在变革中积极响应,国家在无为而治中达到繁荣和谐的景象,这正是诗人理想中的治国之道。“乃知帝监德,岂在险与夷”总结全文,揭示出真正的帝王之德在于德行而非险要的地势,表达了对以德治国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警示后世统治者要重视民心,以德服人,而非单纯依赖地理条件。

作者介绍

童轩
朝代:明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猜你喜欢

寄徐师川戏效其体

不见徐侯久,梦绕西山阳。

斯人天下士,秀拔无等双。

捉麈望青天,意气吞八荒。

平生学古功,胸次罗典章。

商略造理窟,清论排风霜。

弄笔有佳思,哦诗怀漫郎。

恐非江湖客,黑头侍明光。

不忘温处士,群书亦可将。

(0)

夏夜杂兴·其八

窗前两梧桐,清阴覆东墙。

孙枝络珊瑚,圭叶裁琳琅。

良材中琴瑟,幽栖期凤凰。

愿先海岱贡,移根栽峄阳。

(0)

送吴秀才赴辟廱

吾家阿连诗,美如青精饭。

君尝从之游,剩馥润青简。

我老世所憎,百推无一挽。

君独频叩门,问我句中眼。

此行赴功名,旧习暂锄铲。

霜清山驿寒,酒醒夜闻雁。

挑灯诵我诗,聊供一笑莞。

(0)

十二时·其五

食时辰,掌钵徒劳入市巡。

若将心受檀那饭,也似无功食禄人。

(0)

和董承事三颂见别·其三

长忆当年陆大夫,同根底事强分疏。

道人固有超然句,虽别应难不见渠。

(0)

和董承事三颂见别·其一

道存愈远却弥亲,去住情忘尚隔津。

直下是家归甚处,大千全现本来人。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