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锦钱馀笑·其十二》
《锦钱馀笑·其十二》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不怕明日死,且喜今日活。

拍响浪敲击,飞谑讯挑挞。

直送双眼去,天外破毫末。

卢都横上唇,口门八寸阔。

(0)
鉴赏

这首诗《锦钱馀笑(其十二)》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充满了豪迈与豁达的情感,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死、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怕明日死,且喜今日活”,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不畏惧未来的死亡,珍惜眼前的每一刻生命。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死亡的坦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拍响浪敲击,飞谑讯挑挞”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生活中的挑战比作波涛汹涌的海浪,而诗人则是勇敢地拍打、敲击着这些困难,以幽默诙谐的方式面对生活的考验。这不仅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也暗示了他在逆境中寻求乐趣的生活哲学。

“直送双眼去,天外破毫末”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豁达的精神境界。诗人似乎在说,他愿意将自己的目光直接投向无限的远方,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远的目标。这里的“天外破毫末”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超越常规、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卢都横上唇,口门八寸阔”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的自信与豪放。卢都,可能是指诗人的嘴唇,这里通过夸张的描述,强调了诗人口若悬河、言辞犀利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敢于表达自我、不畏他人评价的个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郑思肖对生命、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深刻思考和追求,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勇于挑战的豪迈精神。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凤儿花·其二

弄玉何年堕翠钿,托根便作九包妍。

飞花只合秦楼去,莫与金钗压鬓蝉。

(0)

感兴四章章五句·其四

坐读南华一卷经,富贵百年如邮亭,人生怒瘿空成瓶。

香炉缕烟风浩荡,白鸟点破前山青。

(0)

十一日自湖团归

冬日雷鸣雨又多,田间流水最奔波。

民无稻食甚閒事,迟纳苗时将奈何。

(0)

次韵子似梅花·其二

诗与梅花不易逢,凭谁能赋水边容。

涧声清浅流香去,笔力应须子细穷。

(0)

小饮·其一

玉梅吹雪乱香云,箫鼓声中万室春。

谁信长安有閒地,啸吟风物两三人。

(0)

黄帐干琴一张云澄心堂旧物也因以次韵·其一

江南书院初图霸,乃斲清琴尔许精。

却忆焦桐裁爨下,要知徽外是真情。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