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数家村,渔樵自作邻。
旧坟前日发,富室近来贫。
古道狐成怪,深山鬼作人。
茫茫尘世事,无处问苍旻。
乌桕数家村,渔樵自作邻。
旧坟前日发,富室近来贫。
古道狐成怪,深山鬼作人。
茫茫尘世事,无处问苍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晚乡村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社会变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首句“乌桕数家村”,以乌桕树为背景,点明了地点是乡村,乌桕树的落叶暗示着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渔樵自作邻”一句,描绘了村民的生活状态,渔夫和樵夫作为邻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与世无争,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旧坟前日发,富室近来贫”,笔锋一转,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变迁。这里通过“旧坟”与“新贫”的对比,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变化,以及财富的转移,给人以深深的感慨。
“古道狐成怪,深山鬼作人”则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神秘与荒凉。狐狸在古道上成了怪异的存在,深山中的鬼魂仿佛也有了人的形态,这些超自然的现象,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同时也暗示了乡村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定因素。
最后,“茫茫尘世事,无处问苍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法把握的无奈。苍旻,即天空,象征着宇宙的广阔与深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漫漫冬夜长,荧荧孤烛光。
山人自无寐,况栖修竹房。
修竹夜淅沥,萧洒吟寒螀。
朗月照户庭,鸣泉归故塘。
别叶弃寒风,馀芳委严霜。
东壁正中昏,振衣起徬徨。
徬徨岂有他,望道吁升堂。
悠悠岁云暮,遐哉犹面墙。
寸阴与弹指,久近不可量。
千古在须臾,安得不悲伤。
石楼突兀开仙宫,海上驾出金鳌峰。
龙窝久蛰云雾冷,蚁穴或作王侯封。
嵌空深入九地底,虚壑飉飂朔风起。
冰丝有泪泣鲛珠,棋局无声敲玉子。
六丁凿斧光精莹,我欲铲破阴崖扃。
火轮飞出天鸡鸣,万国同照阳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