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空华一刻徂,苍天何意夺童乌。
玉台已碎怀中镜,明月还沈掌上珠!
早信灵氛逃大劫,难将因果问浮屠。
平生儿女钟情甚,此际黄泉舐犊无?
著眼空华一刻徂,苍天何意夺童乌。
玉台已碎怀中镜,明月还沈掌上珠!
早信灵氛逃大劫,难将因果问浮屠。
平生儿女钟情甚,此际黄泉舐犊无?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伤心诗(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深深悲痛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首句"著眼空华一刻徂"描绘了时间如梦幻泡影般短暂流逝,而"苍天何意夺童乌"则质问苍天为何无情地夺走幼小的生命,以"童乌"比喻幼子。接下来的"玉台已碎怀中镜,明月还沈掌上珠"进一步渲染了失去亲人的哀伤,将亲人比作珍贵的镜子和掌上明珠,如今皆成破碎和沉沦。
诗人感叹"早信灵氛逃大劫,难将因果问浮屠",如果早知会有这样的劫难,便不会去探寻佛理寻求解脱,暗示命运无法逃避。最后两句"平生儿女钟情甚,此际黄泉舐犊无?"直抒胸臆,回忆往昔对子女的深情厚爱,此刻却只能在黄泉之下,无法再给予他们关爱,表达了无尽的遗憾和痛苦。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哀婉动人的悼亡诗,体现了钱澄之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领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