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雪霁,锦靴百队金缠臂。
擎来六翮锋棱异,娇俊传看,名马美人里。
散花欲下凌霄起,郡君新配仪同矣。
丹青只认宣和记,玉坠盘螭,谁识历朝玺。
围场雪霁,锦靴百队金缠臂。
擎来六翮锋棱异,娇俊传看,名马美人里。
散花欲下凌霄起,郡君新配仪同矣。
丹青只认宣和记,玉坠盘螭,谁识历朝玺。
此词描绘了一幅雪后围场中,百队锦靴金缠臂的雄鹰飞翔的壮丽景象。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鹰的六翮之锋棱异彩与娇俊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置身于名马美人之间,共同欣赏这难得的奇景。
“围场雪霁”开篇点题,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纯净的雪后世界,为接下来的场景铺垫了背景。接着,“锦靴百队金缠臂”描绘出一群身着华美服饰的人群,他们手持金饰,围绕在鹰的周围,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通过“擎来六翮锋棱异”一句,强调了鹰的独特之处——其翅膀的锋利与不凡,让人印象深刻。
“娇俊传看,名马美人里”则进一步渲染了现场的氛围,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不仅在名马之中,也在美人的关注下,展现出非凡的魅力。词人巧妙地将鹰与人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共处的意境。
“散花欲下凌霄起,郡君新配仪同矣”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将鹰的形象提升至更高的境界。鹰如同散落的花瓣般轻盈,却又能在天空中翱翔,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词人也借“郡君新配仪同矣”这一句,暗示了鹰与权贵之间的关系,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最后,“丹青只认宣和记,玉坠盘螭,谁识历朝玺。”这两句表达了对鹰形象的长久记忆以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刻理解。丹青是指绘画艺术,宣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这里暗指鹰的形象被历代画家所铭记。玉坠盘螭、历朝玺则是对鹰作为皇家象征的强调,体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一斛珠·鹰》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鹰的威猛与优雅,同时也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深度,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
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
类彼轩中人,相看共贞白。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
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
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
晨兴候沙际,望见蓬莱云。
蓬莱渺何许,稽首云中君。
曜灵登搏桑,举世知为昕。
中天撰龙辔,六合无嚣氛。
云何海旸子,未谢沙鸥群。
观水必观澜,献曝同献芹。
望洋昧所观,逐影徒为勤。
积流成大川,学古求多闻。
寸阴圣者惜,子当惜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