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十九首·其十二》
《古诗十九首·其十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衰草曾几何,盼盼春已绿。

百草向人欣,黄莺啭深谷。

会当秾李期,士女争相逐。

晨朝行泥中,日夕贮金屋。

恩遇亦靡常,君情多反覆。

絺绤不可风,古人其何赎。

音响非不谐,悽惋托丝竹。

弦断伫遥夜,沉吟空踯躅。

秋水照颜鬓,忧多损冰玉。

回忆春燕归,感化成衰辱。

不如未嫁时,素裳聊以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与人事变迁的深刻寓意。开篇“衰草曾几何,盼盼春已绿”,以衰草的短暂与春意的盎然对比,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流转。接着“百草向人欣,黄莺啭深谷”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百草欣欣向荣,黄莺在山谷间鸣叫,充满活力与希望。

“会当秾李期,士女争相逐”则预示着美好的期待与追求,人们期待着繁花似锦的季节,如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晨朝行泥中,日夕贮金屋”又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清晨在泥泞中艰难前行,傍晚却只能在金屋中孤寂等待,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恩遇亦靡常,君情多反覆”表达了情感的无常与变化,恩宠与爱情并非恒久不变,君主或伴侣的情感可能反复无常,暗示了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絺绤不可风,古人其何赎”则通过衣物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法挽回的遗憾。“音响非不谐,悽惋托丝竹”说明即使音乐能表达内心的哀愁,但这种情感仍然难以排解。

“弦断伫遥夜,沉吟空踯躅”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孤独与无助,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痛苦。

“秋水照颜鬓,忧多损冰玉”通过自然界的秋水映照出人的容颜,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忧愁的侵蚀,使原本如冰玉般纯洁的品质受损。

最后“回忆春燕归,感化成衰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仿佛春燕的归来触动了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失落。

“不如未嫁时,素裳聊以服”则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表达了宁愿保持单纯与朴素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在复杂的人世间迷失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四季更替与人生百态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理想的破灭、情感的波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复杂性。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六

人为天地心,体焉天地同。

病于有我私,不能相流通。

(0)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七

二程十四五,即为圣人徒。

汝年已蹉跎,得无惊觉乎。

(0)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三十四

颜子不贰境,如判桐叶然。

一绝不复续,何尝有遗根。

(0)

名陈宪友清轩

名轩何以清,惟有梅与竹。

梅清清且白,竹清清更绿。

雪蕊破清洒,霜操挺清肃。

至哉双友清,格韵真寒玉。

伊谁与之友,相对淡无欲。

清心仁智翁,妙趣于中足。

(0)

和丁大咏史君祷雨之韵

史君持志一恭谦,何间幽明与巨纤。

渴雨方将为旱闵,卧龙便不复泥潜。

连宵颇作霶?注,阖郡均蒙优渥沾。

窃喜阳春端有脚,闾阎和气日须添。

(0)

雪后游石湖

众峰戴雪玉崔嵬,风定湖光镜面开。

山色可堪西子笑,溪声曾送越兵来。

天寒野水摇孤艇,日落浮图对古台。

回首风尘翳城阙,愁来谁伴倒清罍。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