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太保文安公挽章·其二谕祭》
《刘太保文安公挽章·其二谕祭》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遣奠烦容物,临轩忆典刑。

祠官开正寝,法从辍明庭。

筵几知存问,钟彝藉宠灵。

老臣如就飨,帷幄见谈经。

(0)
鉴赏

这首挽章《刘太保文安公挽章(其二)谕祭》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逝者的追思与缅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庄重的仪式感。

首句“遣奠烦容物”,表达了对逝者追悼的仪式,通过繁琐的祭品和装饰,寄托了对亡者的哀思。接着“临轩忆典刑”一句,点明了在轩前追忆逝者的典范形象,强调了逝者生前的德行与影响。

“祠官开正寝”描绘了祭祀场所的庄严,暗示了逝者地位之高与影响之深。“法从辍明庭”则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肃穆,法从暂停了日常的活动,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筵几知存问,钟彝藉宠灵”两句,通过筵席与钟彝的使用,展现了祭祀的隆重与对逝者的尊敬。筵几的存在,象征着对逝者的问候与纪念;钟彝的使用,则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乐器,借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最后,“老臣如就飨,帷幄见谈经”两句,通过描述老臣参与祭祀的情景,以及在帷幄中谈论经书的场景,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学问、品德的敬仰。老臣的参与,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寓意着逝者学问的传承与延续;而在帷幄中谈论经书,则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在学术领域的贡献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挽章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也展现了古代祭祀礼仪的庄重与仪式感,以及对逝者德行与学问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题画·其一

山若不出云,林峦少生趣。

所以真宰心,常令云来去。

羡彼变化姿,搆我离奇句。

溪水亦多情,日漱云根树。

(0)

送施进士汉仪云翔就诠

贵贱交情异,君今已宦游。

霜蹄千里去,雪鬓一身留。

浊酒倾连雨,疏钟听欲秋。

文章思报国,应不负潜修。

(0)

临轩曲·其八

麻纸龙文拂案黄,欲登宸翰费端详。

犹防次第违经传,口诏传宣有巨珰。

(0)

学易岛庵蝉联体以苔径雀声晚蕉窗蝶梦凉囊琴步野渡枕笛醉渔航二十字为题各限五言四韵每一题即以次字为韵·其十五渡

无人舟自横,倚徙独踔踸。

岸阔水汤汤,潮平心凛凛。

光浮沙耀金,气润花如锦。

高卧羡老渔,柳下蓑为枕。

(0)

挽亡友李瑾卿·其八

回首评花醉月时,频将银烛剪催诗。

今宵吟尽思君句,可得魂归可得知。

(0)

曹仁宪谨荣寿·其一

古来寿耇本依仁,夫子仁声早入人。

万井农桑家自理,五年童稚迹相亲。

功成鹤俸捐文甲,课定鸡谈凛命申。

共荷德辉遥献爵,灵椿岁岁锦堂春。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