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西村北路相连,处处桑麻绿野田。
一带好山如画里,几湾流水到门前。
渔歌唱过鸥边月,牧笛吹残谷口烟。
不独仙源异人境,杏花春雨自江天。
村西村北路相连,处处桑麻绿野田。
一带好山如画里,几湾流水到门前。
渔歌唱过鸥边月,牧笛吹残谷口烟。
不独仙源异人境,杏花春雨自江天。
这首明代诗人王肄的《题沈孟渊江乡深处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首联“村西村北路相连,处处桑麻绿野田”展现了村庄四周道路交错,田野上绿意盎然的桑麻作物,透露出浓厚的田园气息。颔联“一带好山如画里,几湾流水到门前”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连绵起伏的山脉如同画卷中景致,清泉潺潺流经村前,增添了自然的诗意。
颈联“渔歌唱过鸥边月,牧笛吹残谷口烟”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渔歌在月光下悠扬,牧童的笛声在山谷间回荡,余音袅袅。尾联“不独仙源异人境,杏花春雨自江天”升华主题,表达诗人对这如仙境般的江乡景色的赞叹,认为它超越了寻常的人间景象,与杏花盛开、春雨绵绵的江南美景相映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富有生机的乡村图景,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城南路。
凝望映竹摇风,酒旗标树。
效原游子停车,问山崦里,人家甚处。
去还贮。
徐见画桥流水,小窗低户。
深沈绿满垂杨,芳阴娅姹,娇莺解语。
多谢佳人情厚,卷帘羞得,庭花飘舞。
可谓望风知心,倾盖如故。
犹殢香玉,休赋断肠句。
堪怜处、生尘罗袜,凌波微步。
底事匆匆去。
为他紧绊,离情万绪。
空有愁如缕。
忆桃李春风,梧桐秋雨。
又还过却,落花飘絮。
春光至,欲访清歌妙舞重为理。
念莺轻燕怯媚容,百斛明珠须费。
算枕前盟誓。
深诚密约堪凭委。
意正美,娇眼又洒,梨花春泪。
记罗帷底。
向鸳鸯、灯畔相偎,共把前回,词语咏味。
无端浪迹萍蓬,奈区区、又催行李。
忍重看、小岸柳梳风,江梅鉴水。
待学鹣鹣翼,从他名利荣悴。
梅雨犹清,冷风乘急,遥送万丝斜陨。
听水翻雷迅。
冒雾湿,但觉衣裘皆润。
乱山烟嶂外,轻寒透、未免强忍。
崎岖危石,耸峭峻岭,都齐行尽。
指引。
看负弩旌旗,谩卷空、排素阵。
向晚收云,黎明见日,渐生红晕。
堪欢萍泛浪迹,□事无长寸。
但新来纤瘦,谁信非因病损。
九衢艳质,看来怎比他闲靓。
清韵。
似照水横斜暮临镜。
林间顿画阁,花底藏芳径。
幽静。
将绛烛、高烧照双影。
琼瑶皓素,未及肌肤莹。
伊试省。
我从今、远肯再孤另。
记取兰房,夜深人迥。
窗外月照,一方天井。
早作听晨鼓。
征车动、画桥乘月先度。
邻鸡唱晓,人家未起,尚扃柴户。
沙边寒雁声遥,料不见、当时伴侣。
似怎地、满眼愁悲,秋如宋玉难赋。
休论爱合暌离,微官紧缚,期会良苦。
封侯万里,金堆北斗,不如归去。
欢娱渐入佳趣,算画在、屏帏邃处。
仗小词、说与相思,伊还会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