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从古路,长风起广津。
楚城花未发,上苑蝶来新。
半没湖波月,初生岛草春。
孤霞临石镜,极浦映村神。
细响吟乾苇,馀馨动远蘋。
欲凭将一札,寄与沃洲人。
挂席从古路,长风起广津。
楚城花未发,上苑蝶来新。
半没湖波月,初生岛草春。
孤霞临石镜,极浦映村神。
细响吟乾苇,馀馨动远蘋。
欲凭将一札,寄与沃洲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挂席从古路,长风起广津。" 这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风光,古老的道路上,轻盈的席子随风飘扬,而广阔的津渡边吹起了长风,给人一种开阔与自由的感觉。
"楚城花未发,上苑蝶来新。" 这两句则描绘出春意渐浓,但尚未全面绽放的景象。楚城之花尚未开放,而上苑之地却已经有蝴蝶翩翩起舞,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
"半没湖波月,初生岛草春。" 这两句写出了水边的宁静美景。一方面是湖面上的波光与月色交织,另一种是新生的岛上野草,它们在春风中悄然萌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孤霞临石镜,极浦映村神。" 这两句则是对景物的一种超然与崇敬。孤独的云霞如同悬挂在石壁上的镜子,而极目所及之处,是那被春光映照的小村,以及其中蕴含的神秘气息。
"细响吟乾苇,馀馨动远蘋。" 这两句通过对声音与香气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细微的声音如同轻吟,而那远方传来的淡淡花香,则激起诗人内心的波澜。
最后两句"欲凭将一札,寄与沃洲人。" 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将这份情意托付给书信,让它穿越空间,抵达那位远在沃洲之人。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更是对共同记忆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构建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情境画卷。
都亭槐雨净朝埃,彩服逢秋试剪裁。
定远未归双节在,孝廉初去一船开。
城依梁苑烟中闭,河绕隋堤树里来。
家庆拜余寻旧迹,夕阳骑马过繁台。
凄凉庾开府,老去复如何。
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鹭多。
菊荒应自叹,麦秀竟谁歌。
相送堪愁思,萧萧楚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