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江欲雪云冥冥,天低月暗吟寒厅。
独雁时闻四窗白,双眼未合孤灯青。
败芦丛筱环沙尾,几树横斜映清泚。
未春先已发幽香,岁晚篱连见冰蕊。
城南小筑掩柴荆,袅袅茶烟客思清。
夜犬无声人语寂,枯棋坐隐已三更。
短童首触屏风卧,檐外一声惊雀堕。
萧骚水阁纸衾单,有梦不愁花底涴。
空江欲雪云冥冥,天低月暗吟寒厅。
独雁时闻四窗白,双眼未合孤灯青。
败芦丛筱环沙尾,几树横斜映清泚。
未春先已发幽香,岁晚篱连见冰蕊。
城南小筑掩柴荆,袅袅茶烟客思清。
夜犬无声人语寂,枯棋坐隐已三更。
短童首触屏风卧,檐外一声惊雀堕。
萧骚水阁纸衾单,有梦不愁花底涴。
这首《冬夜宿南庄》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静谧的冬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寒冷与孤独,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空江欲雪云冥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即将降雪的阴沉氛围,空旷的江面与低垂的乌云相映成趣,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天低月暗吟寒厅”一句,将视线从室外拉回室内,月光暗淡,寒气逼人,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独雁的鸣叫和孤灯的微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败芦丛筱环沙尾,几树横斜映清泚”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景象,败落的芦苇和细竹环绕在沙洲边缘,几棵树影斜映在清澈的水中,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衰败之美,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未春先已发幽香,岁晚篱连见冰蕊”则转向对生命之美的赞美,即使在严冬,仍有花朵在篱笆间绽放,散发出幽香,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
“城南小筑掩柴荆,袅袅茶烟客思清”描绘了一个简朴而宁静的居所,茶烟袅袅,客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清明。这里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心灵的避风港,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夜犬无声人语寂,枯棋坐隐已三更”通过夜犬的沉默和人声的寂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而“枯棋坐隐已三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在此静思冥想的状态。
最后,“短童首触屏风卧,檐外一声惊雀堕。萧骚水阁纸衾单,有梦不愁花底涴。”描绘了一个更加生动的画面,短童在屏风前打盹,檐下一只惊飞的雀鸟打破了夜的宁静,水阁中纸被单薄,但诗人却在梦中无忧无虑。这一系列的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冬夜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冬夜宿南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夜的寒冷、孤独与生命之美,以及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怀得银符,卷朝衣归袖,犹惹天香。
星移太微几度,飞出西江。
吴城驻马,趁鲈肥、腊蚁初尝。
红雾底,金门候晓,争如小队春行。
何用倚楼看镜,算橘中深趣,日月偏长。
江山侍吟秀句,梅靥催妆。
东风水暖,弄烟娇、语燕飞樯。
来岁醉,鹊楼胜处,红围舞袖歌裳。
县花谁葺。
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
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
风急。
送帆叶。
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
软红路接。
涂粉闱深早催入。
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轩银蜡。
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
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
自销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敧枕,雨外熏炉。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
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丽花斗靥,清麝溅尘,春声遍满芳陌。
竟路障空云幕,冰壶浸霞色。
芙容镜,词赋客。
竞绣笔、醉嫌天窄。
素娥下,小驻轻镳,眼乱红碧。
前事顿非昔,故苑年光,浑与世相隔。
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
凌波恨,帘户寂。
听怨写、堕梅哀笛。
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
小桃谢後,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
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
帘外馀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
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堪举。
翩翩翠羽。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
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
多少呢喃意绪。
尽日向、流莺分诉。
还过短墙,谁会万千言语。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
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