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香欲烬人欲眠,风惹绡帏散薄烟。
黄鸟侧翎欺倦蝶,小榴触损不知怜。
好香欲烬人欲眠,风惹绡帏散薄烟。
黄鸟侧翎欺倦蝶,小榴触损不知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黄昏图景。首句“好香欲烬人欲眠”以“好香”开篇,暗示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沉醉的香气,仿佛能催人入梦。接着,“欲烬”二字既指香炉中的香料即将燃尽,也暗喻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风惹绡帏散薄烟”一句,通过“风”与“绡帏”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轻柔而朦胧的氛围。风轻轻吹动着轻纱帷幔,使得薄烟在空中飘散,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有趣。
“黄鸟侧翎欺倦蝶”描绘了一只黄色的小鸟,它侧着羽毛,似乎在戏弄一只疲倦的蝴蝶。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机与趣味,小鸟的调皮与蝴蝶的慵懒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处。
最后一句“小榴触损不知怜”则将视角转向了微小的细节——一朵小石榴花不慎触碰到了什么,却全然不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无知与纯真,也寓意着生活中不经意间的小小失误或伤害,往往不易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进行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状态的思考与体悟。
天末卢龙道。看敷分、山崖耸峙,河流低绕。
极望长城烟一抹,但见黄榆白草。
又添得、孤鸿飘渺。
寒月如霜沙似雪,想当年、有客伤心早。
重画出,边愁稿。短衣自倚高楼啸。
吊西风、一杯残酒,泪痕多少。
漫说明妃出塞苦,不见玉关人老。
更减尽、英雄怀抱。
剩有琵琶浑不似,倩庐儿、弹出凉州调。
公莫舞,乌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