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越大江,凌风下飞阁。
仙子去不还,苍屏倚寥廓。
方舟越大江,凌风下飞阁。
仙子去不还,苍屏倚寥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空灵的画面,通过“方舟越大江,凌风下飞阁”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伟的场景之中。方舟在大江上航行,乘着风势,疾速地穿越过高架的建筑,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
接着,“仙子去不还,苍屏倚寥廓”两句,诗人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将仙子的离去与山屏的静默相对比,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情感。仙子的离去,象征着某种美好事物的消逝,而苍屏倚靠在辽阔的天空之下,则是自然永恒不变的象征。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一灯炯微明,敲尽寒更永。
老蛩泣月罅,脆叶鸣霜井。
此事谁主宰,凡物皆动静。
不了达者观,却似醉难醒。
久无谢安石,况复陶弘景。
残书非一慨,孤钟但深省。
梅生雪后花,雁叫云西影。
他心不可度,紫语堪自惊。
下明光,违宣曲,上扬州。
玉帐暖、十万貔貅。
梅花照雪,月随歌吹到江头。
牙樯锦缆,听雁声、夜宿瓜州。
南山客,东山妓,蒲萄酒,鷫鸘裘。
占何逊、杜牧风流。
琼花红叶,做珠帘、十里遨头。
竹西歌吹,理新曲、人在春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