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三》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复山长道阻跻。

怊怅老年尘世累,无因重到武陵溪。

(0)
注释
藏春花木:形容春天繁花似锦、树木葱郁的景色。
望中迷:在远望中感到迷茫。
水复山长:形容山水曲折连绵。
道阻跻:道路崎岖难行。
怊怅:惆怅,内心感到失落或遗憾。
老年尘世累:年老体衰,被世俗事务所累。
无因:没有机会或理由。
重到武陵溪:再次回到武陵溪,可能暗指桃花源这样的理想之地。
翻译
在视野中迷失于春天的花草树木之间,
曲折的水流和连绵的山峦使得道路显得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

"藏春花木望中迷"一句,以“藏”字生动地表达了春天景色的隐秘与美好,花木被绿意盎然的色彩所笼罩,让人在远处观赏时难以分辨,宛如进入一个迷离的梦境。

"水复山长道阻跻"这句诗,则描绘出一幅山川迂回、河流蜿蜒的画面。水流曲折,山路盘旋,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挑战。

接下来的"怊怅老年尘世累"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生活琐事的感慨。"怊怅"形容心情的沉重与复杂,是一种深切的情绪体验,而“尘世累”则是对世间纷扰所引起的心灵负担。

最后,"无因重到武陵溪"一句中,“无因”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偶然性,诗人似乎在感叹命运的不可预测与自然环境的渺茫。"重到武陵溪"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种追忆和向往。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构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宗友石嘱题其友人画红楼梦歌伶纨扇

即空即色。幻境荒唐人不识。恨海情天。

黄土朱颜尽可怜。韶华难驻。几个聪明能觉悟。

曲度云屏。多少红楼梦未醒。

(0)

述史叹

无财有至乐,岂不在读书。

朝夕坐展卷,何必论三余。

无位有大权,岂不在作史。

上下古今间,褒贬由一己。

左氏本彬彬,马班亦继起。

文采烨以光,直笔垂千纪。

云胡魏晋来,祗以饰怒喜。所恶西施?,所好无盐美。

鉴别昧人伦,传闻凭口耳。

掘井得一人,渡河乃三豕。

编简虽浩繁,君子意所鄙。

(0)

郢中游春曲二首·其二

春在画桥头,殷红照碧流。

几回看去马,一笑荡轻舟。

夜月梨花梦,春风燕子愁。

愿为原上草,岁岁藉芳游。

(0)

送郑太夷南下·其一

九月行看尽,长途应苦寒。

回风悲落日,游子感衣单。

长策虚三练,殊恩剩一官。

还将千种意,收拾卧江干。

(0)

江上人家

春水腻如油,春树绿于染。

可怜小桃花,临水照春脸。

人家在何处,茅屋枕孤崦。

麦苗郁青青,菜花飞点点。

比户事耕桑,高风足勤俭。

儿童放学归,一笑柴扉掩。

古来黄绮风,即此应无忝。

何当早卜邻,永辞仕路险。

(0)

己亥杂诗·其十二

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

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