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下逢僧》
《林下逢僧》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林中见缁锡,相问始知名。

对坐松声晚,澄心涧影清。

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

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林下逢僧》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林中见缁锡”,以“林”和“缁锡”(僧人的标志)暗示了诗人在山林中偶遇僧人的惊喜。接着,“相问始知名”,通过问答交流,诗人得以了解对方的身份。

“对坐松声晚”写出了二人在松林中相对而坐,享受着傍晚时分的宁静,只有松涛声陪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澄心涧影清”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净,诗人的心境也如同涧水般清澈。

“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表达了僧人与诗人之间的禅学对话,僧人讲述空性之理,让诗人深感世间纷扰与佛法的超脱。“说有愧劳生”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对僧人的生活方式心生敬仰。

最后两句“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以月升为时间线索,当夜幕降临,僧人与诗人告别,只剩下山鸟的鸣叫声,增添了寂寥与深远的意味,寓言了人生的离别与自然的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林下相遇的情景,展现了僧人与诗人的精神交流,以及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寿楼春.戊子十一月九日桂竹君秋曹、井上君迪文学布席绿天楼,为余作生日。而芬英、媚雅、苏姒、玲字四女史亦各送名花至。衣香花气,荡漾于珠帘镜槛间,酒阑,诸女史按洋琴,扬清歌,相跳舞以娱寿。客皆尽欢,余欣然成此解

向琼楼开筵。挂晶毬万点,光映霜天。

更启瑶窗呼出,照花银蟾。偏触我,新愁牵。

叹岁华、消磨从前。

但醉去吹箫,狂来说剑,憔悴过中年。

红毹席,书鸾笺。有东瀛旧侣,西海群仙。

似在纤腰宫里,听弹湘弦。抛一串,歌珠圆。

舞绣裙、惊鸿翩翩。拚酣饮千觞,宵深醉从花下眠。

(0)

苑里年节竹枝词·其三

纷纷牲醴闹头牙,膜拜香烧福德爷。

农祝丰年商利市,醉人扶过比邻家。

(0)

水龙吟.水仙花

姗姗罗袜无尘,凌波懒向东皇笑。

轻妆照影,高标绝俗,软红不到。

水石清华,仙姿幽润,人间春早。

喜深闺静对,素心无语,帘半卷,香盈抱。

应共梅花寄傲。尽消受、严寒料峭。

凝情最是,月斜风定,芳魂缥缈。

秀靥黄冠,娇鬟翠袖,洛妃年少。

恨江皋解佩,误将颜色,作画图稿。

(0)

贺圣朝.送春

二分春色都辞树。剩一分风雨。

征衫检点最消魂,看泪花红处。

幽情难问,归期细数。祗满怀离绪。

天涯谁解惜芳菲,任东皇来去。

(0)

好事近.题画三首·其三

吹笛柳阴船,悄共如飞双楫。

梦得六朝风物,笑河山历历。

浮云踪迹一身轻,莫漫伤行色。

何日寒潭秋水,与渔娃共席。

(0)

隩草戊戌仲冬和韵·其八

门外苍茫势,神龙且寄髯。

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

善爱知珍鼎,需调用作盐。

呈身原不惯,应合与时潜。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