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标题为《及第后忆旧山》。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感情和超脱世俗的高洁品格。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科举考取后,在登上科举考试之地——贡院或省试场所(古代称为“上第”)的情景。诗人心中并未完全沉浸于功名的喜悦,而是自然而然地吟诵起以前隐居山林时的生活,展现了对往昔山水生活的怀念。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使是春天的蕨类植物和秋天的桂花,这些自然景象也不会让他感到忧虑或过分的喜悦。"纵有浮名"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功名,"不系心"则表明这些功名并未真正触动他的内心。诗人在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越功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表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和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他那种不为物喜,不为物戚的高远情怀。
天风吹浪上平陆,叠出层峦边地轴。
移来蜃气作招提,借得珊瑚成古木。
洪涛晨夜杂鸣钟,瑶草琪花满梵宫。
西望黎山东望海,扶筇更上最高峰。
海潮岩在东边岫,鬼斧神工劳结搆。
一片奇云入夏生,何时堕此成岩窦。
灵泉一道出山腰,上通银汉下通潮。
甘似慧泉清彻底,能使人间旱魃消。
西峰顶上开平陇,焦原之险谁齐踵。
卵形奇石架峰头,少女萧萧顽石动。
更多丛棘回游屐,谁为好事能开辟。
幽岩异壑惜沉埋,输与猿猱作窟宅。
君不见山名多异必多奇,尚有幽奇且秘之。
会逢子厚开钴鉧,越峤还应待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