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窜迹新丰高寓公以乙酉夏感诗见示漫和原韵》
《窜迹新丰高寓公以乙酉夏感诗见示漫和原韵》全文
明 / 谭贞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庙堂何事日纷争,党锢成来孰老更。

未仗属镂惭国士,谁挥羽扇救遗氓。

故园晓梦惊无主,新鬼宵啼惨有声。

血泪共弹珍重意,谢文婴杵旧齐名。

(0)
鉴赏

这首诗《窜迹新丰高寓公以乙酉夏感诗见示漫和原韵》是明代诗人谭贞良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政治纷争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联“庙堂何事日纷争,党锢成来孰老更。”开篇即表达了对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不断的忧虑,以及对因党派之争而失去权力的老臣们的同情。这里的“庙堂”指的是朝廷,“党锢”则是指因政治立场不同而被排斥或打压的官员。

颔联“未仗属镂惭国士,谁挥羽扇救遗氓。”进一步探讨了忠诚与无奈的主题。诗人提到“属镂”,这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常用于形容被贬谪或处死的官员,暗示那些忠诚于国家的士人最终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支持或保护。“羽扇”则象征着诸葛亮这样的智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有能力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人物的渴望,但又无奈地意识到这种力量在现实政治中往往难以施展。

颈联“故园晓梦惊无主,新鬼宵啼惨有声。”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诗人似乎在梦中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却发现家园无人管理,一片荒凉。同时,夜晚的哀嚎声仿佛是新逝者的呼唤,充满了悲痛和无助。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关怀。

尾联“血泪共弹珍重意,谢文婴杵旧齐名。”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当前社会的深深忧虑。这里的“谢文”可能是指谢安,而“婴杵”则是指春秋时期的女将秦穆公之女,她曾帮助父亲平定内乱。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表达了对能够解决国家危机、安定社会的英雄的期待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民生疾苦,以及诗人对于忠诚、智慧与英雄主义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谭贞良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赠太平马学博·其一

名山不在高,名泉不在深。

所贵清冷色,玩之怡我心。

之子山川秀,冲怀寄遥岑。

六十困寒毡,白首无知音。

丹室偶然遇,兰雪生我襟。

高话对微雨,如听松间琴。

契合各有数,倾盖比黄金。

(0)

山居秋夜同友人坐月

客宿楞伽宫,秋深白露中。

云归千涧满,月出万山空。

兵甲何时息,琴尊此夜同。

张华有宝剑,醉拔舞雌雄。

(0)

久别离

久别离,别离不见成伤悲。

雒溪采葛女,远寄日南絺。

缭绕千百尺,一尺一相思。

精诚感天天不违,韩凭之妻化为连理枝。

其上有鸟啼雄雌。人亦有言,山高水深。

山亦不高,水亦不深。自古至今,高深者心。

天地有穷时,此心无终极。

一年复一年,一日复一日。

一日复一日,花落又花开。

川流何时回,人去何时来。狐之无知,尚死首丘。

龙之矫矫,终复其仇。舜巡苍梧,崩于何所?

二女有泪,滴成湘浦。不见所思,如此其苦。

所思不见,不如不思。今日白发,昨日青丝。

中心之灰谁知之。

(0)

偕顾翎先司理陈坤庵集梓荫山阁

西风禾黍一登楼,槛外青山大海流。

钓客六鳌初下饵,仙人双鹤未归丘。

移云树影江心见,漱石杯光水底浮。

投分半通千佛籍,抡交十载一绨裘。

歌风汉苑思皇士,溉釜周京旧国谋。

入洛彦先才自美,谁人惊坐辖堪投。

振衣试读《怀沙》句,笔底江山何处收。

(0)

山城晚望

南山带城曲如抱,清溪绕郭明于缟。

溪边红树岭头云,秋去无人共幽讨。

登城倚阑发浩歌,俯仰岁月悲蹉跎。

天地岂是有情者,人何对此伤情多。

无情物态年年好,有情之人空复老。

不信问之往来潮,沧桑岁度蓬莱岛。

(0)

季冬初三日大雪

见月喜其清,见雪喜其洁。

况抱岁寒意,讵肯因人热。

欲买旗亭酒,远追高士辙。

留此待月明,登山看奇绝。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