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尽西窗风雨。又听东邻砧杵。
犹自立危阑,阑外青山无语。何处。何处。
一树乱鸦啼暮。
听尽西窗风雨。又听东邻砧杵。
犹自立危阑,阑外青山无语。何处。何处。
一树乱鸦啼暮。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聆听风雨,感受孤独与静谧的氛围。"西窗风雨"和"东邻砧杵"交织出一种夜晚的声响画面,让人仿佛能听到那细微的雨声和远处的纺织作业的声音。"犹自立危阑,阑外青山无语"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四周静谧的山色,但山中似乎没有任何声音,让人感到更加寂寞。
"何处。何处。一树乱鸦啼暮"中的"何处"两次重复,增添了一种寻找又迷失的感觉。最后一句"一树乱鸦啼暮"描绘了黄昏时分,一棵树上乌鸦嘈杂地叫着,这是诗人在寻找某种安慰或者答案,但却只能听到自然界的回应。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声音和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寂寞孤独的情感,以及对远方或内心世界的无尽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