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清台·其二》
《临清台·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登山兴尽早宜归,况是东风送客时。

只有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

(0)
鉴赏

这首诗《临清台(其二)》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临清台及其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思。

首句“登山兴尽早宜归”,诗人以登山为引子,表达了一种早归的意趣,暗示了对山中景色的喜爱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间的敏感和珍惜。接下来,“况是东风送客时”,进一步点明了季节与氛围,东风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象征着离别与送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别离感。

“只有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这两句则将笔触转向了临清台下的流水,通过“怪”字,赋予了流水以人的性格,仿佛在责怪诗人未能在此留下诗篇,强调了临清台及其景色的独特魅力与诗人的遗憾之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即面对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人们应如何珍惜与记录。

综上所述,《临清台(其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短暂与珍贵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伏波祠

遥遥汉交阯,初识汉将军。

偶尔明珠谤,繇来铜柱勋。

春江激怪石,夏木栖寒云。

世鲜爰生笛,劳歌如可闻。

(0)

赠梁芝五

南园忆旧社,西园见新作。

之子寤鲜荣,芳菲倚蘅若。

心轻进士举,归以骚人托。

结客多鸿冥,招予方雀跃。

于此谐素心,匪徒丽金雘。

君家昔比部,七子名辉灼。

今日西园游,中原伹寥廓。

当杯申此章,相厚不为薄。

(0)

五子咏.其二.徐徵君巨源.世溥

尺素书频至,南州徐子情。

书中论风雅,古乐扬咸韺。

行年及四十,出处定平生。

草堂今安否,青天空月明。

(0)

书似端白道兄·其三

古藤花百折,一一罨楼居。

世匪无朱草,僧难弃土苴。

峰回鸿影断,石劈水帘虚。

六籍真糟粕,仙人自有书。

(0)

中秋宝月台宴集萧大来诸子载妓至

浴月澄湖镜,山容绣壁开。

露华盈手赠,桃叶渡江来。

绿战岚飞槛,红酣光堕杯。

岩云依黛媚,一任玉山颓。

(0)

陈宫

结绮临春夜夜明,望仙长使挟倾城。

歌残璧月听环佩,不必投签入梦惊。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