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气清,晚浦潮平。自由之像,相随而名。
孤藤拳脱略,三篾肚膨亨。
闹市谁嫌机用熟,丛林人道饱参生。
寒林气清,晚浦潮平。自由之像,相随而名。
孤藤拳脱略,三篾肚膨亨。
闹市谁嫌机用熟,丛林人道饱参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寒意侵袭的树林透出一股清冷的气息,傍晚的水边潮水退去,水面平静如镜。诗中提到的"自由之像"可能象征着禅宗修行者的自在无拘状态,他们的形象与自然环境相互映照,形成了独特的意境。
"孤藤拳脱略,三篾肚膨亨"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孤藤虽孤独却坚韧,其形态蜷曲而自由,"拳脱略"形象地展现了藤蔓的形态;"三篾肚膨亨"则形容人的肚子,可能暗指禅师们经历过生活的磨砺,内心宽广如海,肚腹能容万物。
最后两句,"闹市谁嫌机用熟,丛林人道饱参生"表达了对城市喧嚣中人们过于追求技巧熟练的批评,以及对丛林中禅修者追求内心深处领悟的赞赏。在繁华的市井生活中,人们可能过于依赖技巧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而在寂静的丛林中,禅修者通过深入参悟,获得了丰富的内在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推崇,体现了诗人对心灵自由和内在修行的深刻见解。
寒山深,白云萧萧枫树林。
岚烟瀑雨生衣簪,绿萝袅袅悬我心。
灵源中,石齿齿。
散发轻舟弄云水,欲得风飘洗双耳。
茆屋荒冈绝四邻,青林残叶少行人。
苔边僧磬连孤鸟,竹里仙家隔素尘。
布衣未了生平事,愧尔双毫写幽思。
白头遥想米家风,梦落濡须墨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