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日高澹林木,涧水萦回绕茅屋。
白发何人似我閒,长日空斋把书读。
谢公湖海今倦游,乃知笔力老更遒。
西山一点千仞秋,临风回首情悠悠。
晴云日高澹林木,涧水萦回绕茅屋。
白发何人似我閒,长日空斋把书读。
谢公湖海今倦游,乃知笔力老更遒。
西山一点千仞秋,临风回首情悠悠。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晴云日高澹林木",写出了明亮的阳光穿透稀疏的云层,照耀在宁静的树林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接着的"涧水萦回绕茅屋",则以流水环绕简朴的茅屋,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亲切感。
诗人感慨自身"白发何人似我閒,长日空斋把书读",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淡淡自嘲,同时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提到"谢公湖海今倦游",暗指谢灵运曾遍游湖海,而如今自己却感到疲倦,暗示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西山一点千仞秋,临风回首情悠悠",以远处西山的孤点和秋色,象征着深远的人生哲理,诗人站在风中回顾过往,心中思绪万千,流露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对恬静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前朝到闸南,冰开春意动。
寒风先觱发,日色尚曈眬。
老翁礼颇恭,侧立手先拱。
殷勤谢官侬,筠笼野果重。
顾我守官下,仁惠愧刘宠。
其位偪而卑,惟知短檄捧。
举袖谢老翁,毋以斯言恐。
我见诚暖姝,我才甘散冗。
玉壶饮湖渌,决眦连云根。
霜蟾驾飞辙,万顷秋不痕。
怀哉壶中仙,弗鉴行潦浑。
一衿洞冰澌,三舍祛尘昏。
玉碗勺冷瀣,琼佩经芳荪。
剩撷书传香,鲜腾水花芬。
爱闲受远次,负郭成荒村。
广文饭不足,北海酒满樽。
弗春长熙熙,弗约常存存。
气馁贵益贱,道在卑逾尊。
安知忘情地,岂在炙手门。
只与白鸥说,莫与俗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