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琵琶仙.题汴京大相国寺》
《琵琶仙.题汴京大相国寺》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琵琶仙

近妇饮醇,怅失路、英雄暮年无忌。

转盼魏寝全荒,朱门换萧寺。

赚人是、宣和旧谱,惹恨有、梦华遗事。

传说东京,当初灯火,遥映南内。

休閒话、折戟沈沙,只此地、曾经浪淘洗。

剩得虿痕虫篆,蚀尉迟碑字。

正罢酒、凭阑时候,遇西风、落叶盈砌。

多少落拓心情,飘零身世。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汴京大相国寺的沧桑变迁,以及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浮沉。词人通过“近妇饮醇”开篇,巧妙地引入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转盼魏寝全荒,朱门换萧寺。”这两句描绘了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已成废墟,显赫的豪门也已易主为萧瑟的寺庙,展现了历史的无情更迭。接下来,“赚人是、宣和旧谱,惹恨有、梦华遗事。”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痕迹如何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无论是过去的辉煌还是遗憾,都难以忘怀。

“传说东京,当初灯火,遥映南内。”词人通过回忆东京的灯火映照南内,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华与热闹。然而,“休閒话、折戟沈沙,只此地、曾经浪淘洗。”转折之处,词人提醒读者,即便是曾经的辉煌之地,也难逃时间的侵蚀,如同折断的兵器被冲刷在河沙之中,只剩下回忆。

“剩得虿痕虫篆,蚀尉迟碑字。”这一句更加深入地描绘了历史的痕迹,即使是最坚固的碑文也无法逃脱时间的侵蚀,如同毒蝎留下的痕迹,被虫篆所侵蚀。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无情,也暗喻了人类文明在时间长河中的脆弱。

最后,“正罢酒、凭阑时候,遇西风、落叶盈砌。”词人通过描写饮酒后的闲暇时光,面对西风中飘落的落叶,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无奈。落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整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浮沉,既有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充满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次前韵再寄二首·其二

昨日寄君诗,诗说心契深。

君诗今日来,深于我诗心。

期君松不老,我得如蔓草。

相依无弃憎,分我风月饱。

(0)

秋夜偶成

小筑尘嚣外,清标秋气中。

荻花浑妒月,梧叶已嫌风。

钓箔惊檐马,册灯觅候虫。

困来还倚竹,此意有谁同。

(0)

到四安

雨中行数日,今日得新晴。

山到浙閒秀,船从海上行。

市腥逢海错,人语带京声。

此去总佳景,坡仙曾细评。

(0)

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四首·其三

赤日黄尘任涨浮,直茎疏叶里垂头。

金心不逐时妆褪,赭面应为世态羞。

分昼夜閒开落准,备离坎气品题优。

倚栏感物伤怀处,何日崔卢入此瓯。

(0)

再用前韵谢吴竹修

秃髡归阳羡,仙髯卧古藤。

前贤成昨梦,后辈嗣谁镫。

倾盖欣如故,吟坛得共登。

春风吹相聚,聊此寄韦冰。

(0)

梅山摘其绝为四首和来余因以次韵·其二

辜负山中月与风,心无城市亦山中。

应嫌猿鹤天机浅,要与同行不肯同。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