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蓦山溪.感旧》
《蓦山溪.感旧》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蓦山溪

碧云薄暮,画角谁家奏。

深院火荧荧,好风轻、翠帏微皱。

冰轮徐上,无语掩屏山,金钩瘦,鲛绡透,人在银灯后。

年时小苑,良夜曾携手。

低扫淡黄蛾,漫垂垂、玉人红袖。

如今人去,门巷也依然,红桥口,香街右,一带青青柳。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碧云薄暮",开篇即渲染出傍晚时分,天空中薄薄的云彩与昏暗的天色相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画角谁家奏",远处传来悠扬的号角声,不知来自何方,增添了时空的流转感。

"深院火荧荧,好风轻、翠帏微皱",画面转向室内,灯火微弱,轻风拂过,翠绿色的帷帐轻轻颤动,暗示着主人的心绪波动。"冰轮徐上",月亮缓缓升起,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屏风上,"金钩瘦"和"鲛绡透"则描绘了月光的朦胧和纱帐的精致,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

"人在银灯后",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独处的情境,银灯下的人影显得孤单,引人遐想。接下来,词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年时小苑,良夜曾携手",那时他们在小园中度过甜蜜的夜晚,携手共度。

"低扫淡黄蛾,漫垂垂、玉人红袖",描绘女子低头扫地的温柔动作,以及她那如玉般洁白的衣袖,展现了昔日的温馨与亲密。然而,"如今人去",人事已非,只剩下空荡荡的门巷和红桥边的青柳,"红桥口,香街右,一带青青柳",这些景物象征着过去的痕迹和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回忆中的美好,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现实中的孤寂落寞。陈维崧的词风深情而苍凉,这首《蓦山溪·感旧》正是其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寄赠李伟卿隐居

早知不及大夫招,隐向田间取适遥。

春鸟一鸣为我屋,风松双听巳前朝。

老于甲子年将百,閒在桑麻句总超。

昨日有来传刻本,道君元气未曾消。

(0)

访赠李玩其翁

自来称旧学,竟此百年随。

仙李原留种,衡茅转玩奇。

内篇为近状,长者有前期。

投句松风后,何如亲见之。

(0)

秋晚寄士赅

松云长恋芰荷衣,转见秋光到竹扉。

满屋香风粳稻熟,半天凉雨豆花肥。

能无俗物妨舒卷,独有岩阿少是非。

最忆苏门山上客,翛然高啸古今稀。

(0)

晓霁渡曹娥江箕仲田叔分平字

渡头帆落与云平,江上花开相映明。

两岸人家通海屿,一川风色送潮声。

断碑已没中郎篆,古庙终存孝女名。

自叹经过繁客鬓,却将书剑负平生。

(0)

采莲曲四首·其二

采莲莫采叶,中有露如泪。

采莲莫采藕,中有相思意。

(0)

长春圃·其一

朱楼碧树影层层,竹节鱼鳞喜不胜。

翻笑金华吴孺子,鹿皮深坐古龛藤。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