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

归路却看飞鸟外,禅房空掩白云中。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shāzènghéngyuèzhùróngfēngbānruòchánshī
táng / liúchángqīng

bānruògōngbānruògōngshíxiàzhùróng
guīquèkànfēiniǎowài

chánfángkōngyǎnbáiyúnzhōng
guìhuāliáoliáoxiánluòliúshuǐxīn西dōng

翻译
般若公,般若公,您何时放下肩上的行囊离开祝融峰?
回程的路上,您眺望远方飞鸟之外,禅房静悄悄地掩映在白云之中。
桂花稀疏,独自飘落,流水无心,自在东西流淌。
注释
般若公:指修行佛法的高僧。
负钵:背着行囊,象征云游或修行生活。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此处可能指代祝融峰,一个佛教圣地。
归路:返回的路程。
飞鸟外:远方的景象,暗示远离尘世。
禅房:僧人修行的居所。
白云中:形容环境清幽,如在仙境。
桂花:象征高洁,也寓指时光流逝。
寥寥:稀疏,少。
流水无心:流水自然流动,不带情感。
西复东:形容水流往来的方向,象征时间的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的“般若公”呼唤出一位佛教高僧的形象,而“负钵何时下祝融”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位禅师未来行踪的关切与询问。"归路却看飞鸟外,禅房空掩白云中"表达了诗人在送别之际,对禅师山中禅房孤寂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禅师离去后的空寂感受。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桂花在这里不仅是秋天的象征,更寓意着禅师离去后的淡泊与孤独;而“流水无心西复东”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似乎在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没有主观情感的干预。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禅房、桂花落下以及流水不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然的意境。诗人通过这番描述,不仅表达了对般若公离去的不舍,也表现了自己对于佛法修行的一种理解和向往。在唐代众多送别之作中,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展现了一位禅师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弹琴

独坐幽篁下,娟娟露如泻。

试拂膝上桐,谁是知音者。

(0)

欧阳文忠公墓

太师美谥冠三公,曾向滁阳号醉翁。

一代文章推健笔,平生勋业见孤忠。

人誇桑怿传偏好,我爱泷冈表更工。

新郑山中存古墓,残碑剥落雨苔封。

(0)

咏诸色牡丹同黄少保诸公赋

天下名花是牡丹,几株齐放近瑶坛。

檀心香染锦绣段,金缕杯承码碯盘。

粉面临风浑欲语,霓裳带露不胜寒。

同游此日俱勋贵,共倚雕阑得细看。

(0)

遇济宁蒋大守资

京国分携近十期,客中邂逅慰怀思。

寇恂自信能治郡,司马原来善属辞。

芍药省中曾视草,紫薇垣里旧题诗。

曲江事业吾邦重,好把忠贞答圣时。

(0)

寄竹林张先生

泮水归来罢采芹,幽居林下绝嚣氛。

螺杯醉客秋吟月,蜡屐寻僧晓蹋云。

开沼养鱼多种藻,藏书辟蠹盛栽芸。

何时乘兴寻君去,煮茗谈诗到夜分。

(0)

苏武牧羝图

子卿远使单于国,一牧羝羊十九秋。

塞上草生春屡过,泽中冰泮水交流。

龙沙别去劳清梦,汉节持归已白头。

太史论功真不愧,当时何必计封侯。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