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又发临淮渡。错认天台路。行来莫笑太奔忙。
知是赤栏桥畔旧刘郎。平明入直迥西寺。
幞被双娥侍。含香谁问夜归迟。
只恐桃花回首望中迷。
桃花又发临淮渡。错认天台路。行来莫笑太奔忙。
知是赤栏桥畔旧刘郎。平明入直迥西寺。
幞被双娥侍。含香谁问夜归迟。
只恐桃花回首望中迷。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虞美人·其六》描绘了一幅春天桃花盛开的场景,诗人以桃花为引,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友人刘六皆的思念与关切。首句“桃花又发临淮渡”写出了桃花在淮河渡口盛开,暗示了友人的归途。次句“错认天台路”则借天台山的仙道之路,暗指刘六皆的行程,流露出对他的想象和期待。
“行来莫笑太奔忙”一句,诗人劝慰友人不必因忙碌而感到自责,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知是赤栏桥畔旧刘郎”点出友人曾在赤栏桥边,即诗人记忆中的旧时光,进一步强化了情感联系。
下片转而描述诗人自己清晨入宫值班的情景,“平明入直迥西寺”,幞被双娥侍,展现了官场生活的严谨与宫廷生活的奢华,但诗人的心思却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友人。“含香谁问夜归迟”一句,以香气比喻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人夜晚未归的担忧。
最后,“只恐桃花回首望中迷”以桃花喻友人,担心他在归途中因美景而迷失,实际上是担心他因思念而迷失方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挂念。整首词以桃花为纽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