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佳人对远去恋人的深情思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情与坚贞。
“闺里佳人年十馀”一句直接点出了女主角色的年龄和地位,是一位年轻貌美的闺中女子。紧接着,“嚬蛾对影恨离居”则透露出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她甚至与自己的影子为伴,以慰藉自己寂寞的心。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这里的“江上春归燕”不仅是季节的写照,也象征着离别后的思念。燕子衔带着一封来自云端的信件,这份书信无疑是佳人与远方恋人的联络,承载着他们之间的情感。
“玉手开缄长叹息”描绘了女子在读信时的温柔动作和深深的叹息。她的内心充满了对远去爱人的思念和不舍。“狂夫犹戍交河北”则表达了男子虽然身处边塞,但仍旧与佳人心心相印。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这里的“万里交河”强调了两人的距离,而“愿为双燕泛中洲”则是女子希望能够像双燕一样,与爱人共同渡过这段分离的日子。
接下来的几句“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写出了女子独自一人的生活场景,她的头发被春风轻拂,心中却充满了愁绪。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这两句诗描绘了她日以继夜的等待和劳作,表达了她的坚守与期待。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这里的“明月”象征着夜晚的寂寞,而“真珠帘箔掩兰堂”则是她独自一人的生活空间。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她们之间情感的牢不可破。
最后,“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氌氌。”女子在摘除园中的兰花时,不禁思念起远方的爱人,眼中涌出泪水。诗尾“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表达了她希望能够化作云烟,与爱人相会的深切愿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幅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与坚持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