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带栖三径,呼童买浊醪。
岂为糊口计,还厌折腰劳。
报主情方切,依亲意独牢。
莫讶生事拙,诗思且陶陶。
解带栖三径,呼童买浊醪。
岂为糊口计,还厌折腰劳。
报主情方切,依亲意独牢。
莫讶生事拙,诗思且陶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熙春在明末时期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首句“解带栖三径”,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解下官服之带,栖息于简朴的乡间小径,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解脱。接着,“呼童买浊醪”一句,通过唤童子买酒的日常小事,透露出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
“岂为糊口计,还厌折腰劳。”这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并非为了生计而归隐,而是厌倦了官场的繁琐事务和屈膝逢迎的劳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这种对官场的疏离和对自由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坚守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报主情方切,依亲意独牢。”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即便是在归隐之后,诗人的心中仍然怀揣着报效国家的热忱和对亲人深切的依恋,展现了其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最后,“莫讶生事拙,诗思且陶陶。”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回应外界可能对其生活状态的疑惑,强调自己虽在生活上显得拙朴,但在诗歌创作中却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乐趣。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暗示了文学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由、忠诚、亲情和文学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
暮寒未敛。烟雾似幕,深闭书馆。良夜偏短。
瘦檠尚闪,余光照帷幔。泪尊自满。
閒念旧京,人共天远。江路纡婉。
片帆指向,南东卸遥岸。
绣阁送行日,为补征衣拈彩线。
情话背人,佯羞低粉面。奈唱罢骊驹,壶漏催箭。
此生难见。恨瘴海波翻,魂梦零乱。
理相思、寸笺愁展。
鸳鸯湖词乡。有金风俊拍,黑蝶新腔。
几辈同音笙磬,振镳词场。纫楚佩,兰情芳。
嗣雅音、曾推丹阳。
想浣笔闽涛,呼笺澉月,料理酒边狂。
燕台梦,飞花忙。拥青绫觅句,憔悴星郎。
同是承平年少,大罗霓裳。桑海换、人琴亡。
忆旧游、惊秋沧江。对箧底蟫尘,江关鬓霜愁庾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