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霜天百草休,一番红叶发诗愁。
海霞不雨迁林表,野火无风到树头。
高拥残阳萧寺晚,半随流水楚江秋。
一从题句传情后,更有何人访御沟。
九日霜天百草休,一番红叶发诗愁。
海霞不雨迁林表,野火无风到树头。
高拥残阳萧寺晚,半随流水楚江秋。
一从题句传情后,更有何人访御沟。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思考。
首联“九日霜天百草休,一番红叶发诗愁”,开篇即以“九日”点明时令,霜天之下,百草凋零,一片肃杀之气。而“一番红叶”则在萧瑟中带来一抹亮色,然而这红叶却引发了诗人的愁绪,暗示了秋天的哀愁与离别之情。
颔联“海霞不雨迁林表,野火无风到树头”,运用了“海霞”与“野火”两个意象,前者象征着遥远而不可触及的美好,后者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热烈与奔放。这两者在诗中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高拥残阳萧寺晚,半随流水楚江秋”,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抒发。夕阳下的寺庙显得格外孤寂,而“半随流水”的意象,则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楚江的秋意更添了几分悲凉与无奈。
尾联“一从题句传情后,更有何人访御沟”,以“题句传情”这一行为作为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一问“更有何人访御沟”,则将思绪引向更深的孤独与寂寞,似乎在询问世间是否还有人能理解并分享这份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情感的深刻体悟,以及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感慨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