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亲奉留行诏,擢发犹蒙掩覆恩。
泽畔累臣回首处,汤村已远更徐村。
乞骸亲奉留行诏,擢发犹蒙掩覆恩。
泽畔累臣回首处,汤村已远更徐村。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刘克庄的《辛亥各口占十绝(其三)》。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在被贬官后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君恩的感激。
"乞骸亲奉留行诏,擢发犹蒙掩覆恩。"
这里,“乞骸”指的是请求留下来的命令,“亲奉”则是亲自接受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被贬官后的无奈和失意。而“擢发犹蒙掩覆恩”则强调了君恩的深厚,如同头发被蒙上,难以忘怀。
"泽畔累臣回首处,汤村已远更徐村。"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心境。“泽畔累臣”形象地将诗人和其他同僚贬官者比作河岸上的草木,相互依偎,共同回首往昔。而“汤村已远更徐村”则是说离开了汤村,又到了新的地方徐村,这里的“更”字表达了一种连续不断的离别之感。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贬官途中的复杂情绪以及对故土和君恩的深切怀念。
东风送暖海气恶,黑云摧山白云薄。
眼前叠嶂埋峰头,水北高林穿日脚。
鹁鸠乱啼花乱飞,溪涨浓岚雨将作。
欲来不来天半昏,似将混沌疑乾坤。
推移不识上帝意,猛虎如排阊阖门。
九阍不扣玉女泣,天吴播荡江湖立。
电母权倾霹雳迟,但见烟霏草头湿。
芙蓉山前草屋低,东阳老子开剡溪。
笔端欲夺造化力,倏忽雨气生淋漓。
诗成绘了已寥廓,天高地下还清浊。
花明树绿呼酒来,怪无客至相酬酢。
百年遗墨尘眼空,神物今归王长公。
长公兄弟把相示,醉后挥毫姓偶同。
我昔看山在乍浦,傍有石砥临行路。
至今相传是秦时,孟氏当年?衣处。
老眼拂拭曾见之,临风搔首空嗟咨。
想当衣成亲寄远,持慰杞梁千里思。
筑城未成夫死久,誓言从之埋夫后。
恸苦号天天亦愁,长城一倒名不朽。
秖今吴兴尚甲兵,三关格斗殊未宁。
岂无贞烈若此妇,使君当为闻其名。
君不见望夫山头人立玉,壮士观之发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