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扁日以遥,治术多瞀乱。
方书浩无涯,其言比河汉。
彭铿有后贤,物理恣探玩。
耻为俗人学,特发仁者叹。
五劳与七伤,大抵同所患。
循方以治之,于事亦得半。
条列三十馀,有目皆可看。
略知病所起,可以方理断。
哀哉末世医,误人已无算。
颇似郭舍人,射覆徒夸诞。
信口道热寒,师心作汤散。
未达敢尝之,不死乃如线。
岂如读古方,犹得依畔岸。
在汉有孝父,仁心周里闬。
下诏问淳于,一篇著医案。
如君静者流,嗣子况才彦。
何时遇英明,大化同参赞。
和扁日以遥,治术多瞀乱。
方书浩无涯,其言比河汉。
彭铿有后贤,物理恣探玩。
耻为俗人学,特发仁者叹。
五劳与七伤,大抵同所患。
循方以治之,于事亦得半。
条列三十馀,有目皆可看。
略知病所起,可以方理断。
哀哉末世医,误人已无算。
颇似郭舍人,射覆徒夸诞。
信口道热寒,师心作汤散。
未达敢尝之,不死乃如线。
岂如读古方,犹得依畔岸。
在汉有孝父,仁心周里闬。
下诏问淳于,一篇著医案。
如君静者流,嗣子况才彦。
何时遇英明,大化同参赞。
此诗《钱翁口示所辑方书》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对比古今医术,表达了对传统医学的推崇与对时弊的批判。
诗中首先提到古代医术的复杂与混乱,指出方书浩瀚,医理深奥,难以把握。接着赞扬了彭铿之后的贤者,他们能够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不为世俗所累,发出仁者的感叹。诗人认为,真正的医者应关注疾病的根源,依据方剂进行治疗,而不能仅凭口舌之辩或自以为是地开药。
诗人批评了末世医者,他们误人无数,徒增痛苦,如同郭舍人射覆般夸夸其谈,却不知方剂的真谛。相比之下,阅读古方,遵循先贤之道,才是明智之举。他以汉代孝父为例,说明仁心仁术的重要性,以及对邻里乡亲的关怀。最后,诗人希望在英明的统治下,能够推广并实践这样的医德与医术,共同促进社会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医术,强调了传统医学的价值,同时也对当时医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体现了顾炎武作为学者兼医者的独特视角与深刻见解。
大孤猖披如屦脱,小孤峥嵘如角出。
两孤争奇吾取小,直上千寻有雄质。
九江东下雷殷殷,九天忽落真将军。
舟如单骑偶突过,回看楼橹穿层云。
舟人指点烟鬟峭,翠羽金支出祠庙。
仰天大笑是虚无,却望彭郎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