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其二》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千钧巨石百十万,乱堆横峙塞山涧。

故今流水作呜咽,行人厌闻犹喜阚。

芙蓉非花镜非镜,无可充君耳目玩。

第一岭望二三岭,蜿蜒似作长蛇缓。

努力向前兮不须叹。

君不见老夫足垠半天下,临危岂是趑趄者。

(0)
翻译
千万吨巨石堆积如山,横七竖八堵塞了山谷间。
如今流水发出悲鸣,过客虽厌烦却也庆幸能听到这声音。
芙蓉并非花,镜子并非镜,无法满足你观赏的需要。
从第一岭眺望第二、第三岭,它们蜿蜒曲折像一条缓慢爬行的大蛇。
奋力前行吧,无需叹息。
你没看到我足迹遍布天下,面临危险时,我绝不会退缩。
注释
千钧:极重的重量。
巨石:巨大的石头。
塞:堵塞。
呜咽:悲泣的声音。
行人:路人。
厌闻:讨厌听到。
芙蓉:一种植物,非花。
镜非镜:不是镜子。
蜿蜒:弯曲绵延。
长蛇缓:像长蛇般缓慢。
努力:尽力。
叹:叹息。
老夫:我。
足垠:足迹遍布。
天下:整个世界。
趑趄:犹豫不决。
鉴赏

这是一首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于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壮观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首句“千钧巨石百十万,乱堆横峙塞山涧”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一副雄浑壮丽的山脉景象。巨石如积,乱堆横亘,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磅礴与险峻。

接着,“故今流水作呜咽,行人厌闻犹喜阚”则是通过流水之声来体现诗人的情感变化。呜咽的声音如同古代音乐中的低沉乐音,虽然常人或许会感到厌倦,但诗人却从中得到了一种独特的快乐。

“芙蓉非花镜非镜,无可充君耳目玩”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与人造物品的比较。芙蓉(荷花)虽然美丽,却不如山中的奇石;而镜子再精致,也比不上大自然赋予的风光。这里传递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赏。

“第一岭望二三岭,蜿蜒似作长蛇缓”中,诗人通过对连绵山岭的描写,展现了壮观与静谧并存的景象。山岭蜿蜒曲折,如同长蛇一般,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动态美。

最后,“努力向前兮不须叹。君不见老夫足垠半天下,临危岂是趑趑者”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强与超脱之情。即使山高路险,也无需叹息;而那位年迈的壮士在攀登山峰时,即便脚步不稳,也绝非是因为畏惧或犹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韵·其一

狎鸥东海上,结友竹林贤。

国难知谁救,途穷祇自怜。

空花迷眼界,秋月契心禅。

未起归欤兴,重寻载酒船。

(0)

马家山

山头红日生,山下蚁蛙争。

朝市谁能问,烟云我自耕。

胡麻调紫蕨,黄独煮香粳。

无意随园绮,逃名更得名。

(0)

句·其六

未知真是岳,祇见半为云。

(0)

买舟

赤阑桥上路,几度卜归期。

流水无休日,行人有老时。

潮来江势逆,月出海门迟。

风顺轻舟快,蒲帆尽夜吹。

(0)

题友人诗集

学诗玄妙似参禅,又似凡人去学仙。

吟得悟时皮骨换,一天风露响灵蝉。

(0)

金虫镂月影玲珑,璧叶将秋锁翠栊。

昨夜楼台风露冷,几人魂梦入林中。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