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里见一堠》
《五里见一堠》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古风

五里见一堠,十里见一亭。

依依道傍树,相送复相迎。

相迎数劝酒,相送重回首。

富贵贫贱交,孰不念亲友。

送者日以远,迎者日以亲。

梦中不识路,何由见故人。

前者送卿去,系马长安树。

今日复来迎,不闻归马声。

别情何草草,泪满长安道。

昔如三春花,今为断根草。

草枯还再生,花落还再荣。

悲哉二三子,一去无音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道路上送行与迎接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离别与重逢之间的情感波动,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

诗中“五里见一堠,十里见一亭”开篇即点明了道路的漫长与旅途的孤独,堠与亭作为路途中的标志,象征着旅人的期待与希望。接着,“依依道傍树,相送复相迎”,生动地描绘了送行与迎接的场景,树的“依依”不仅映衬出离别的不舍,也暗示了友情的深厚。送行者“数劝酒”,而迎接者“重回首”,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真挚。

“富贵贫贱交,孰不念亲友”一句,表达了无论社会地位如何,人们都渴望与亲友相聚的情感,体现了友情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随着送行者的渐行渐远,迎接者则日益亲近,这种情感的变化,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

“梦中不识路,何由见故人”则表达了离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相见的心情。诗人通过“前者送卿去,系马长安树。今日复来迎,不闻归马声”这一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与重逢的不易,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最后,“别情何草草,泪满长安道”将离别的悲伤与哀愁推向高潮,长安道上的泪水,不仅是对离别的不舍,也是对友情的深深怀念。“昔如三春花,今为断根草。草枯还再生,花落还再荣”通过自然界的循环,比喻友情虽经离别之苦,却能像草木一样生生不息,再次绽放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送行与迎接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持久不变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题卢生山居五事·其一耕田

前村后村雨歇,舍南舍北水生。

借问南山扣角,何如谷口深耕。

(0)

偶作一首

新凿方池水未平,晚晴独自绕池行。

好花都向雨中尽,幽鸟忽来林外鸣。

科斗黑时初种藕,鸭头绿处欲生萍。

匡山旧业閒料理,更结茅亭此计成。

(0)

钱塘怀古·其二

天地无情日月徂,凤凰山下久榛芜。

独怜内殿成荒寺,空见前山映后湖。

塞北有谁留一老,海南无处问诸孤。

蓬莱阁上秋风起,先向燕京入画图。

(0)

题马文德终南别业

别业终南下,屯居异辋川。

豆生新雨后,禾熟早秋天。

明月池边酌,凉风树下眠。

龚黄成底事,青史旧空传。

(0)

喜清远兄至以齐已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十字为韵·其五

昔事龙河师,法筵全盛日。

童年与君居,众讶早入室。

回首白日飞,浩劫弹指疾。

平生竟何为,志愿良未毕。

(0)

题伯瑜泣杖

母昔杖儿身健,母今杖儿力微。

孝子之心爱日,喜惧之年可知。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