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汉家将军求善马,战骨纵横血流野。
归来作歌荐宗庙,宁悲鬼哭宛城下。
何如圣代德所怀,入献磊落皆龙媒。
右牵者谁鬈者偲,万里知自宛沙来。
眼光镜悬蹄腕促,老奚识性仍善牧。
时巡之外游幸稀,饱秣原头春苜蓿。
吴兴学士艺绝伦,妙处直似曹将军。
只今有马无此笔,谁与写之传世人。
为君甘老驽骀群。
君不见汉家将军求善马,战骨纵横血流野。
归来作歌荐宗庙,宁悲鬼哭宛城下。
何如圣代德所怀,入献磊落皆龙媒。
右牵者谁鬈者偲,万里知自宛沙来。
眼光镜悬蹄腕促,老奚识性仍善牧。
时巡之外游幸稀,饱秣原头春苜蓿。
吴兴学士艺绝伦,妙处直似曹将军。
只今有马无此笔,谁与写之传世人。
为君甘老驽骀群。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对赵文敏公画马的题赞。诗中首先以汉代将军寻找良马的典故开篇,描绘了战场的残酷和战马的重要,然后转向赞美赵文敏公所画的马匹,称其为圣代的龙媒,品质优良,来自遥远的宛沙。诗人强调画中的马眼神炯炯,蹄腕矫健,由擅长牧养的老奚照料,暗示画作的生动传神。
接着,诗人将赵文敏的画与吴兴学士曹将军的技艺相提并论,赞赏其艺术造诣高超。然而,他感叹当今虽有好马却无此画笔,无人能将其风采记录下来流传后世。最后,诗人表示愿意老于马群,只为能长久欣赏赵公的画作。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赵文敏公画马技艺的敬仰和对艺术传承的感慨,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绘画艺术的高度评价。
绿烟如雾,早花坞飘红,柳堤拖絮。芳草生汀浦。
正人立斜阳,雁回沙屿。
昼自雷塘,喜剖得、故人鱼素。
战声里、词客箫闲,收拾岭南新句。
水添波,春又暮,忆缥缈、江楼归帆悬处。
极目邗沟路。奈往事隔年,停云频赋。
风雪旗亭,可更有、双鬟重遇。
想剪烛、樽酒论文,惆怅芜城春树。
帘押风轻。看脂匀粉腻,百蕴香生。
秀眉分嫩柳,私语学新莺。条脱暖,玉钗横。
莲步悄无声。一缕丝,天元有意,付与云英。
良宵花媚灯青。喜温存性格,笑靥相迎。
西窗人静好,南浦句丁宁。星半落,梦初醒。
捲幔水盈盈。倩谁将,相思红豆,寄向多情。
海上春城。羡高士齐眉,玉骨双清。
朱颜宣发,小筑林扃。晴窗图史纵横。
有佳儿昭谏,拔赤帜、词苑争衡。
任徜徉,听辛勤机杼,静好琴声。
帘外新翻乐府,更鲙切银丝,酒漾金罂。
桂岭红云,珠江宝月,载来一水盈盈。
向樽前为寿,浑不让、绛雪青精。綵衣轻。
飞花沾袂,高树啼莺。
玉京曾记擅风流。丝竹按梁州。
秋波娇滴春山淡,金莲小、肢体轻柔。
妆就乌云满镜,舞余红锦缠头。繁华一去竟难留。
门巷不堪秋。雕鞍游冶归何处,相思梦、空绕秦楼。
肠断塞鸿北去,伤心江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