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嘲解嘲二首·其二》
《自嘲解嘲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种稻稽山下,诛茆剡曲傍。

鸣鸡耐昏旦,飞燕异炎凉。

古剑寒三尺,残书乱一床。

穹穹与厚厚,能识我非狂。

(0)
翻译
在稽山脚下种植稻谷,茅草屋紧邻剡溪弯曲处。
无论是晨鸣的公鸡还是夜晚归巢的燕子,都感受着四季的变换和冷暖。
一把古老的宝剑寒光闪烁三尺长,散乱的书籍堆满一床。
广阔的天空和深厚的大地,它们能理解我并非疯狂的行为。
注释
种稻:种植稻谷。
稽山:古代山名,位于浙江绍兴。
诛茆:砍伐茅草。
剡曲:剡溪弯曲的地方。
鸣鸡:报晓的公鸡。
昏旦:昼夜交替。
飞燕:飞翔的燕子。
古剑:古老的剑。
寒三尺:剑身寒光闪闪三尺长。
残书:破旧的书籍。
穹穹:广阔无垠。
厚厚:深厚。
识:理解。
非狂:不是疯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自嘲解嘲二首(其二)》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他在稽山脚下种植稻谷,居住在剡溪边简陋茅屋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描述鸡鸣犬吠、燕子飞翔以及室内古剑寒光和散乱的书籍,展现了他生活的朴素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坚韧。

"种稻稽山下",诗人寓居山水之间,亲自耕作,体现了他的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诛茆剡曲傍”,“诛茆”即砍伐茅草,表达了他的简朴生活状态。“鸣鸡耐昏旦,飞燕异炎凉”,通过鸡鸣报晓和燕子的活动,暗示时间的流转和四季的更替,也暗含诗人不畏昼夜辛勤劳作的精神。

“古剑寒三尺,残书乱一床”,这两句借古剑和散乱的书籍,寄寓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知识的执着,剑虽老而锐气犹存,书虽残而学问未尽。“穹穹与厚厚”,可能形容天空和大地的广阔,也可能象征着人生的厚重与深沉,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胸怀和志向。

最后两句“能识我非狂”,诗人以一种自嘲的方式,表明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世界丰富,不是那种行为狂放的人,而是有着深沉思考和坚定信念的知识分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陆游的个性和精神风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黄池与朱一夔偕一老商款曲连日

共客黄池镇,各从上江来。

恓惶见谈态,僦屋傍古槐。

商人接殷勤,期我不世才。

晓风吹寒江,雪意又有媒。

隔水界宣城,山路多早梅。

旅琐逢此清,问渡休徘徊。

梅梢月色佳,僧房罗酒罍。

商人亦何心,两日相追陪。

(0)

重游清虚庵

夏初曾历此,信宿强舍去。

及其还城中,旅琐若羁驭。

凉秋复过时,又坐题诗处。

黄冠苦相佞,往往多过誉。

且谓笔力遒,真得鬼神助。

但将虚名污,不具实眼觑。

顾予欲栖止,未有抛茅据。

难忘整屐游,赢得寘浮虑。

地旷实仙源,野步岂宜遽。

且须穷嵌岩,何在事啖茹。

祗酌神泉清,垢净不待滤。

拨云峰下石,晚霁且箕踞。

(0)

玛瑙坡

支径逶迤混碧苔,树根积水没蒿莱。

两坡截路棋分处,何日经人斧凿来。

谁说异光迷草野,要知遗迹等尘埃。

孤山瓦砾曾闻道,寄语贪夫莫浪猜。

(0)

江心长句

问津城西市,呼渡江南岸。

棹稳当潮生,帆轻趁风便。

龙翔古招提,鸟革今轮奂。

回合列翠屏,周遭铺素练。

邀行嫩篁竿,劝坐老木干。

沿壁览新题,吹尘认旧篆。

一隅看不足,两塔穷未见。

阳光烁岗顶,飙阵掠波面。

郛郭聚拱伏,烟云散呈献。

俯拜肃御邸,仰瞻粲宸翰。

皇帝南巡意,生灵北望眼。

书千古清辉,为万世伟观。

楼台明月宴,钟鼓朝暮饭。

徒见一时近,孰念百年远。

江涛常摏撞,帝泽共流转。

游子感诗歌,居人思日勉。

(0)

重阳后五日再和叔愚

不对黄花酒,还添白苧衣。

沼鳞空细泳,林翼奋高飞。

气槩今谁是,才华昔已非。

最怜多病后,衣带褪重围。

(0)

烟雨馆·其三

湖接青林一带回,光浮玉镜半奁开。

塔峰对起飞云泊,时有断烟残雨来。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