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丛祠山径细,野花斑竹黏天际。
萧瑟峥泓谁可拟。墟烟起,家家水驿门斜闭。
三秋摇落悲游子,一鞭自袅西风里。
歇马溪桥人乍倚。樵夫指,麻姑大好朝来髻。
古木丛祠山径细,野花斑竹黏天际。
萧瑟峥泓谁可拟。墟烟起,家家水驿门斜闭。
三秋摇落悲游子,一鞭自袅西风里。
歇马溪桥人乍倚。樵夫指,麻姑大好朝来髻。
这首《渔家傲·宣城道上》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山水田园风光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宣城道上的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
首句“古木丛祠山径细”,开篇即展现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两旁是茂密的古木和古老的祠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野花斑竹黏天际”一句,将视线拉高,描绘了野花与斑竹交织在一起,仿佛一直延伸到天边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辽阔。
“萧瑟峥泓谁可拟”一句,通过“萧瑟”和“峥泓”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山间风吹过时的凄凉感和水流的湍急,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壮丽。接下来,“墟烟起,家家水驿门斜闭”则将画面转至村落,墟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的水驿门半掩着,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气息。
“三秋摇落悲游子,一鞭自袅西风里”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离乡背井、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深切同情。秋天的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游子的孤独与哀愁在西风中更加凸显。
最后,“歇马溪桥人乍倚。樵夫指,麻姑大好朝来髻”描绘了旅人在溪桥上稍作休息的场景,一位樵夫指点前方,仿佛在指引着前方的美好。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宣城道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