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火寥寥百室存,空江自抱白家村。
旧时杨器无人识,草没三郎古庙门。
兵火寥寥百室存,空江自抱白家村。
旧时杨器无人识,草没三郎古庙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后荒凉景象,通过“兵火寥寥”、“百室存”等词句,展现了战争过后,房屋稀少,人烟稀少的凄凉场景。接着,“空江自抱白家村”一句,以空旷的江水环绕着白家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荒凉。
“旧时杨器无人识”表达了对过去人物的怀念与感慨,暗示了杨器曾经在白家村留下了足迹,但如今却无人知晓他的事迹,凸显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湮没。最后,“草没三郎古庙门”则以古庙被杂草覆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衰败,强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战乱后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过往人物和文化的追思,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剑江东望山如龙,水势曲与山相从。
山盩水厔气所钟,山居山人居其中。
碧眼白首颜如童,长日跏趺坐高舂。
悬河大口谈空空,宝花散落随天风。
万年香社人所宗,千章乔木阴重重。
峥嵘华构交青红,我来作邑丰水东。
思怀瓣香加敬恭,我本有发老僧翁。
误落尘网徒匆匆,渊明结社意亦浓。
但恐酒狂不相容,作诗先此询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