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篙芦花外,飘飖荡碧流。
凭谁擎柱手,乘我顺风舟?
杨柳烟初破,芙蓉露未收。
移船向亭榭,水涨小桥头。
一篙芦花外,飘飖荡碧流。
凭谁擎柱手,乘我顺风舟?
杨柳烟初破,芙蓉露未收。
移船向亭榭,水涨小桥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舟在水上行进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乡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句“一篙芦花外”,以“一篙”点明行舟之轻盈,芦花则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接着,“飘飖荡碧流”描绘了舟行于碧波之上,芦花随风飘动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水乡的动态美。
“凭谁擎柱手,乘我顺风舟?”两句运用设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伴侣或知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与自己一同享受这美好的旅程,共享顺风顺水的愉悦。
“杨柳烟初破,芙蓉露未收”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景象,杨柳的烟雾刚刚散去,芙蓉上的露珠还未完全蒸发,这样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向往。
最后,“移船向亭榭,水涨小桥头”则展示了诗人行舟的目的地,他将船驶向了水边的亭台楼榭,似乎是为了寻找一处静谧之地,或是为了欣赏水涨时小桥的别样风情。这一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愚谷逃虚,廉泉止渴,浮名敢驾徐刘。
记袍寒有赠,剑秃无仇。
蟋蟀凄吟戍垒,浇残沥、霜气横秋。
休更弄,西邻短笛,唤起闲愁。忘忧。
且宜长啸,正葵含黄靥,幕敞青油。
笑封侯取印,尽曲如钩。
乐此蔬畦瓜架,新篘熟、弟倡兄酬。
归田好,谁偕坐卧,立鹭眠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