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留遗集,鸿编孰抗衡。
精神堪寿世,著作此题名。
山斗群伦望,江花百代荣。
砚田今再熟,快看子孙耕。
顾氏留遗集,鸿编孰抗衡。
精神堪寿世,著作此题名。
山斗群伦望,江花百代荣。
砚田今再熟,快看子孙耕。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祝廷华所作,名为《辛未四月八日江上诗钞开印志喜,用唐魏璞题舜山牛迹石韵》。诗中表达了对顾氏留下的文化遗产的高度评价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对后人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期待和喜悦。
首联“顾氏留遗集,鸿编孰抗衡”赞美了顾氏遗留下来的文集,如同鸿篇巨制,无人能与其匹敌。这既是对顾氏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其在文化领域地位的推崇。
颔联“精神堪寿世,著作此题名”进一步强调了顾氏作品的精神内涵,认为它们能够滋养世道人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同时,通过“著作此题名”,点明了顾氏作品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颈联“山斗群伦望,江花百代荣”运用比喻手法,将顾氏比作高山之斗,象征其在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被众人仰望;而“江花百代荣”则描绘出顾氏作品如同江边盛开的花朵,历经百年依然光彩夺目,展现出其持久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
尾联“砚田今再熟,快看子孙耕”表达了对后人能够继承并继续发展前人成果的期待。这里将创作比喻为“砚田”,再次丰收意味着文化传承的延续,预示着子孙后代将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耕耘,创造出新的辉煌。
整首诗通过对顾氏作品的赞誉,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也寄托了对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
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
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
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
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
扰扰群疑会,皇皇《四牡》篇。
路应穷地轴,岁屡变星躔。
晓谒班留笋,宵归炬拥莲。
至今天上语,不遣外人传。
少海惊波定,金縢密疏虔。
论功同李泌,辱命岂张骞。
南国非旁郡,东僚亦左迁。
献陵贻睿想,宣室问遗贤。
典礼烦咨岳,为舟忆济川。
庙廊资治理,帷幄赞兵权。
讨逆东平汉,从征北过燕。
从容陈俎豆,谈笑却戈鋋。
仗钺风尘际,留司雨露边。
两曹兼掌握,三少累登延。
紫诰蛟龙织,珍羞玳瑁筵。
篆分银印细,花簇锦袍鲜。
棨戟城西第,桑麻海上田。
云霄三接近,优遇一时专。
绿野家山在,丹心圣主怜。
挂冠双凤阙,归棹五湖船。
老子元知足,陶朱不爱钱。
弟兄头总白,宾客户常阗。
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恩鱼随网散,驯犬上阶眠。
碑板寻常见,医方次第诠。
瓮留京口酿,瓶引惠山泉。
寿恺堂何愧,忠安谥有焉。
相台秋正折,卿月夜虚圆。
异骨殊凡品,前身本解禅。
浮生过九十,空界出三千。
海内文章伯,人间富贵仙。
姓名儿女说,簪笏子孙联。
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
高山嗟仰止,先辈已茫然。
日月居诸里,江湖涕泪前。
赋诗裨国史,讵有笔如椽。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明·李东阳】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扰扰群疑会,皇皇《四牡》篇。路应穷地轴,岁屡变星躔。晓谒班留笋,宵归炬拥莲。至今天上语,不遣外人传。少海惊波定,金縢密疏虔。论功同李泌,辱命岂张骞。南国非旁郡,东僚亦左迁。献陵贻睿想,宣室问遗贤。典礼烦咨岳,为舟忆济川。庙廊资治理,帷幄赞兵权。讨逆东平汉,从征北过燕。从容陈俎豆,谈笑却戈鋋。仗钺风尘际,留司雨露边。两曹兼掌握,三少累登延。紫诰蛟龙织,珍羞玳瑁筵。篆分银印细,花簇锦袍鲜。棨戟城西第,桑麻海上田。云霄三接近,优遇一时专。绿野家山在,丹心圣主怜。挂冠双凤阙,归棹五湖船。老子元知足,陶朱不爱钱。弟兄头总白,宾客户常阗。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恩鱼随网散,驯犬上阶眠。碑板寻常见,医方次第诠。瓮留京口酿,瓶引惠山泉。寿恺堂何愧,忠安谥有焉。相台秋正折,卿月夜虚圆。异骨殊凡品,前身本解禅。浮生过九十,空界出三千。海内文章伯,人间富贵仙。姓名儿女说,簪笏子孙联。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高山嗟仰止,先辈已茫然。日月居诸里,江湖涕泪前。赋诗裨国史,讵有笔如椽。
https://shici.929r.com/shici/6WPH9N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