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穴流清泉,古来名有自。
至今存一息,呼吸窍万类。
山以泉为津,石以穴为鼻。
无形本诸天,有质著乎地。
双穴流清泉,古来名有自。
至今存一息,呼吸窍万类。
山以泉为津,石以穴为鼻。
无形本诸天,有质著乎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
“双穴流清泉,古来名有自。”开篇便点明了诗中的主体——双穴泉,是一处历史上就闻名遐迩的地方。这两句突出了泉水的清澈和其悠久的声望。
“至今存一息,呼吸窍万类。”诗人通过“至今”二字,表达了对这自然奇观的珍惜之情。同时,“呼吸窍万类”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与大自然之间的生命力和联系。
“山以泉为津,石以穴为鼻。”这一句中,“山以泉为津”表达了泉水对于山的重要性,就如同河流是山脉的生命线。紧接着,“石以穴为鼻”则用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观拟人化,强调了泉眼在这片山石中的特殊地位。
“无形本诸天,有质著乎地。”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前文自然景观的哲学性总结。“无形本诸天”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归于精神的境界,而“有质著乎地”则指代了泉水等具体实体,强调了它们与大地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泉水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
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
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
游龙别後,两山依旧南北。
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
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
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
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又扁舟东下,水树青圆,雨榴红薄。
燕子愁多,在重重帘幕。
杖屟山阴,而今休更问,月尖眉约。
双杏盟寒,七香珠堕,歌尘飘泊。
莫倚危阑,怨深黄竹,一鹤归来,乱峰飞落。
笑色凌波,任雾抽烟邈。
飘渺生香池冷,湘水外,片云如削。
昨夜离人,游仙梦远,天风吹觉。
笑湖山、纷纷歌舞,花边如梦如薰。
响烟惊落日,长桥芳草外,客愁醒。
天风送远,向两山、唤醒痴云。
犹自有、迷林去鸟,不信黄昏。
销凝。
油车归後,一眉新月,独印湖心。
蕊宫相答处,空岩虚谷应,猿语香林。
正酣红紫梦,便市朝、有耳谁听。
怪玉兔、金乌不换,只换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