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万象付评量,欲访丹邱不死乡。
天上玉棺如实事,山中金鼎岂良方。
偷桃浪尔奇方朔,辟谷飘然独子房。
椎碎三神驱恍惚,达观万象付评量。
达观万象付评量,欲访丹邱不死乡。
天上玉棺如实事,山中金鼎岂良方。
偷桃浪尔奇方朔,辟谷飘然独子房。
椎碎三神驱恍惚,达观万象付评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所作的《首尾吟二十首》中的第七首。诗人以达观的态度审视世间万象,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探索。他提到"丹邱"和"不死乡",暗指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暗示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天上玉棺"象征着仙人的归宿,而"山中金鼎"则可能指的是炼丹求药的器具,诗人质疑这些是否真能带来永生。
诗人引用了两个典故:方朔偷桃,源自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象征着寻求仙药的冒险;子房辟谷,指张良曾隐居辟谷修炼,此处表达对超脱尘世、自由飘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椎碎三神驱恍惚"的形象,表达自己试图超越世俗观念,以达观的心态来衡量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与变幻。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道教思想与个人的哲思,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死亡和超自然力量的好奇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看迷离一片,淼淼洪波,漠漠平沙。
乌柏丹枫岸,问何人驴背,怅望天涯。
惊风乱叶飞坠,帽影任欹斜。
况几缕残云,千寻叠嶂,满目蒹葭。
荒寒入真境,是旧日河阳,貌写烟霞。
曾记游吴楚,泛扁舟东下,指点神鸦。
少年回首一梦,江上听悲笳。
更对此何堪,京尘如雾栋开花。
蝶衣扑絮,正七里银塘,绿波春腻。移舟画里。
指晴虹压镜,烟螺堆髻。象笔蛮笺,换了艳歌罗绮。
流觞未。趁一醉题红,飘梦无际。黯黯斜阳坠。
任圈柳围香,扫花占地。朱楼十二。
又琼栏界粉,绣帘贴翠。怕说来朝,已有落红流水。
休凝思。展新奁,一眉月细。
蝉鬓欹风,星眸剪水,艳魂分付香绡。
芳字呼应,新声待谱云璈。
桃花飘落蘼芜冷,算南朝、金粉都销。
只年年,姊妹花开,知为谁娇。
板桥依旧青溪水,洗春愁不了,流梦迢迢。
抛得珍珠,梁家旧恨难描。
玉义重展惊鸿影,拨金猊、肯替香烧。
记当时、十四妆楼,一曲琼箫。
好梦而今已。被东风、猛教吹断,药炉烟气。
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流尽矣。
须转忆、半生愁味。
十二楼寒双鬓薄,遍人间、无此伤心地。
钗钿约,悔轻弃。茫茫碧落音谁寄。
更何年、香阶刬袜,夜阑同倚。
珍重韦郎多病后,百感消除无计。
那只为、个人知己。
依约竹声新月下,旧江山、一片啼鹃里。
鸡塞杳,玉笙起。